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学古斋金石丛书

学古斋金石丛书

四集,十二种,七十二卷。清葛元煦辑。第一集有顾炎武《亭林文集》六卷,余集一卷、清董丰垣《识小编》二卷、清刘青藜《金石续录》四卷;第二集有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八卷、清万光泰《说文凝锦录》一卷、宋郑樵《金石略》三卷;第三集有宋曾巩《元丰金石跋尾》一卷、明陶宗仪《古刻丛钞》一卷、明都穆《金薤琳琅》二十卷补遗一卷;第四集有明杨慎《金石古文》十四卷、明赵涵《石墨镌华》六卷附录二卷、明郭宗昌《金石史》二卷。上述十二种书,既非罕见之书,更有几本并非金石学著作,如《亭林文集》、《识小编》、《说文凝锦录》乃考订经史之作,《庚子消夏记》为赏鉴书画著作;其余金石类中;《金石略》是节取郑樵《通志》,不是原书,所以所谓“金石丛书”实在名不副实,而且对所收书既未分类,又不依年代编次,较其它金石丛书实为等而下之之丛书。有清光绪年间葛氏学古斋刻本。

猜你喜欢

  • 万远堂易蔡

    无卷数。明蔡鼎撰。鼎字无能,福建闽(今福州)人,诸生,曾佐孙高阳军幕,晚年注《易》,名曰《易蔡》。此书以上经为上篇,下经为下篇;又以上系为上篇,下系为下篇,次则说卦、序杂两篇,皆无注释。其于易卦上必颜

  • 周易系辞明氏注

    一卷。辑佚书,南齐明僧绍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明僧绍字承烈,平原(今山东平原县)人,宋元嘉中辟镇北府功曹,不就,隐于崂山,聚徒立学。齐高帝时为太傅,辟记室参军,不至;建元中征为正员

  • 十三经注疏校勘记识语

    四卷。清汪文台(1896-1844)撰。文台字南士,安徽黟(今黟县)人。府廪生。博学强识,与同县俞正燮友善且齐名。学宗汉儒,著述颇多。认为《论语》邢疏颇为疏略,于是取证古义,博采子史笺传,依照韩婴《诗

  • 棋诀

    一卷。宋刘仲甫撰。刘仲甫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初为围棋国手。此书共四章,一为布置,二为侵凌,三为用战,四为取舍。后附“论棋杂说”,即晏天章《玄玄棋经》之末篇,刘仲甫加注。刘仲甫围棋之精

  • 通甫类稿

    四卷。《续编》二卷。《诗存》四卷。《诗存之余》二卷。清鲁一同(1805-1863)撰。鲁一同,字通甫,一字兰岑,山阳(今江苏淮安)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遂潜心经学。与林则徐有交。

  • 了翁易说

    一卷。陈瓘(1060-1124)撰。陈瓘,字莹中,自号了翁,学者称了斋先生。北宋南剑州沙县(今福建沙县)人。为官屡与权要相悖,仕途不达。少好读书,笃学有识,为人谦冲,语不苟发。《了翁易说》又名《了斋易

  • 诗经衍义大全合参

    八卷。清汪桓(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撰。此书以《诗经衍义大全合参》为名,大概是因为用永福黄坤五、金浦江晋云二人《诗经衍义》的旧体而略有增减的缘故。此书分上、中、下三格。下格是《朱氏集传》,中格摘录各家之

  • 地球一百名人传

    三卷。英国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编译。该书为世界名人传。称宗教为道学,称哲学为性理学,称政治为政学。我国仅录孔子一人,列于道学类。现有广学会本。

  • 宛雅

    四十二卷。明梅鼎祚(1553-1619)编。梅鼎祚字禹金,宣城(今安徽宣城县)人。梅鼎祚以古学自任,诗文博雅。王世贞曾称之,与汤显祖交谊甚深。著有杂剧《昆仑奴》,传奇《长命缕》、《玉合记》,诗文有《梅

  • 畏斋集

    六卷。元程端礼(1271-1345)撰。端礼字敬叔,号畏斋。鄞县(今属浙江)人。以荐为建平教谕,迁台州路教授。《四库全书》本自《永乐大典》辑出,得诗文百余篇,编为六卷。诗二卷,文四卷。其学以朱子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