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学礼管释

学礼管释

十八卷。清夏炘(?-1870)撰。夏炘,字心伯,安徽当涂县(今安徽当涂)人。为婺源教谕十八年,刊发《小学近思录》,示学者入德之门;咸丰初年倡办团练;左宗棠督办浙江军务,延入幕,后擢升颖州府教授;其为学兼综汉、宋,长于《诗》、《礼》,著有此书及《檀弓辨诬》,《述朱质疑》、《三纲述服述义》等。此书卷一自“《大戴礼》天子拟焉”至“释妇人称字”,卷二自“释禘一”至“释牲体左右胖升载分合下”,卷三为“释沟洫井田异制”,卷四自“释三公”至“释大祝九祭”,卷五自“释丧服义例”至“释冬夏致日春秋祭月”,卷九自“释礼玉祀玉”至“释燕礼大射仪主人”,卷十自“释君服”至“释鸾和”,卷十一自“释社稷同坛”至“释九族”,卷十二自“释周礼时月”至“释三代皆授田百亩”,卷十三自“释祭有不立尸者”至“释庙主制度”,卷十四自“释别不为祖”至“释斋”,卷十五自“释衰”至“释三大祭之乐缺商”,卷十七自“释三年之丧”至“释小功章君子,子为庶母慈己者”,卷十八为“释乡饮酒义”。按此书引证颇多,发明也多,但既不按三礼及《大戴记》分编,又不按吉、凶、军、宾、嘉依类排列,实近于读书笔记。清《国史·儒林传》称夏炘于义理训诂名物制度《说文》小学,皆能博考精研,涂造自得。详察是书,似于天文历法乐律舆地也有研究,如释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等三则,释五物三大祭之乐等,释五岳三江等,皆可为证,又如于释禘谓非祭天,举二十五证,可称博洽,丧服辨析其制,更为精微。是书既推扬郑君,然所注亦非采一家,兼综汉宋,于斯可见。末卷之释乡饮酒义,尤堪称其得意之作,以为孝悌立,则王道易行,有通经致用之意,非仅以讲驳难,工训诂为能事,此为治经家所宜注意者也。此书有《皇清经解续编》本。

猜你喜欢

  • 鬻子

    一卷。相传是西周时期鬻熊(生卒年不详)所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鬻子》有二十二篇,到南朝庾仲容和唐朝马总《意林》所著录的仅存六篇。现存今本《鬻子》为十四篇,是唐代逢行珪所注,内容“篇或错乱,文多

  • 满汉西番悉昙四种本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大陀罗尼神妙章

    各一卷。迦梵达摩(生卒年不详)译。迦梵达摩是唐代来华的天竺沙门,所译全称《千手千眼观世音燕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略称为《千手经》、《千手陀罗尼经》、《大悲陀罗尼经》。经中神咒,名号种种。依本

  • 华光梅谱

    一卷。旧本题为宋代僧人仲仁撰。仲仁,僧,号华光长老、华光道人,与黄庭坚(1045-1105)同时代,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住衡州(今湖南湘水一带)华光山。华光长老酷爱梅花,方丈之内植梅数株,每当花开之

  • 余庵杂录

    三卷。明清之际陈恂(生卒年不详)撰。恂字子木,原本姓曹,海盐(今属浙江省)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余庵杂录》系其杂说经义诗文、兼载碎事之文,部分语句抄袭他人之言,如其论禹治水顺行一条,全

  • 字学同文

    四卷。清卫执谷(生卒年不详)撰。执谷字子觐,韩城(今属陕西)人。此书分为十三目:上类、下类、上下中类、上下左右类,上下左类、上下右类、上左类、下左类、上右类、下右类、左类、右类、左右类。类各统部。这是

  • 黄帝内经灵枢经

    见《灵枢经》。

  •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四十卷。徐兢撰。徐兢(1091-1153)。字明叔,号自信居士。建州瓯宁(今福建)人。宋宣和六年(1124),以国信使提辖官,奉使高丽。在高丽月余,就其见闻著成《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四十卷。归朝后呈于上

  • 经典释文考证札记

    一卷。钱馥(见《卢本经典释文校记》条)撰。此书就“卢本”详作考证。列有:《序录》一条、《周易音义》二条、《毛诗音义》二条、《周礼音义》二条、《仪礼音义》一条、《礼记音义》三条、《春秋左氏音义》七条、《

  • 读孟子札记

    二卷。清罗泽南(1807-1856)撰。泽南字仲岳,又字子和,号功甫,湖南湘乡人。清理学家,著有《周易附说》、《人极衍义》及诗文集等。是书传说大义,对宋儒中主程朱而所得甚浅,尊濂、洛、关、闽,至等之孔

  • 割圆八线缀术

    四卷。清徐有壬(详见《测圆密率》)、左潜(?-1874)撰。左潜是左宗棠的从子,与黄宗宪、曾纪鸿同师于丁取忠。徐有壬写完《测圆密率》后,又著《割圆八线缀术》专事切割线与弧背弦矢互求之术,为《测圆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