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寒村集

寒村集

① 四卷。明苏志皋(约1545前后在世)撰。苏志皋字德明,后号寒村,河北固安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副都御史。著有《寒村集》。是集凡四卷。诗二卷、杂文二卷。据汪来后序称“尚有巡抚奏议十八卷,译语、画跋、恒言各一卷。”然以上四种,已均不传。其诗文亦多应酬之作。诗清丽,文平,无特色。此集四库已作存目。② 三十四卷。清郑梁(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郑梁,字禹梅,一作字半人,号禹梅。慈溪(浙江慈溪)人,生卒年均不详。父郑溱与黄宗羲友善,故命郑梁师事黄宗羲。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户部主事,官终高州知府。郑梁家藏书丰富,与范氏天一阁相媲美。郑梁擅画山水,晚年右臂麻痹,以左手画,更饶别致。尤工诗文,以《晓行诗》得名。诗近陈献章,文类归有光,极得其师黄宗羲的称赏。常以陈师道三十一岁见黄鲁直,自己也在三十一岁见黄宗羲为轶事,所以诗文都以《见黄稿》为首。是集诗分十一集,依次为《见黄稿诗删》五卷;《五丁诗稿》五卷;《安庸集》一卷;《玉堂集》一卷;《归省偶录》一卷;《还朝诗存》一卷;《玉堂后集》一卷;《宝善堂集》一卷;《白云轩集》一卷;《南行杂录》一卷;《高州诗集》二卷。文分四集,依次为《见黄稿》二卷。《五丁集》二卷;《安庸集》二卷;《寒村杂录》二卷,补一卷,又《半生亭集》一卷,《息尚编》四卷。本集为诗文合刊本,其文得之于黄宗羲者颇多,但功底较黄宗羲单薄,内涵较黄宗羲狭窄;其诗则走了旁门别径,他的作诗宗旨是“明朝诗学崔公甫,若语仙才拜定山”,因此他的诗大多是有韵的语录。《四库全书总目》谓《寒村集》三十六卷,但与实际卷数不符。有康熙年间刊行本。

猜你喜欢

  • 蔡氏易说

    一卷。汉蔡景君撰,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佚文,题作汉蔡景君撰,作者真伪未详。王先谦《汉书补注》说,李鼎祚《周易集解》谦卦称虞翻引彭城蔡景君说,疑蔡景君即《汉书》所谓之“蔡公”,也许是卫人

  • 醉菩提

    二卷。清张大复撰。其生平见《钓鱼船》条。其事见于《西湖佳话》、小说《济颠传》、《西湖余志》等。本剧与《西湖余志》相同者较多。大意是济颠和尚俗姓李,名修元,为台州李赞善之子。一日与表兄毛太尉及李提典诣灵

  • 诸臣奏议

    一百五十卷。赵汝愚编。赵汝愚(1140一1196),南宋饶州余干(今江西余干西北)人,字子直。宋宗室,乾道(1165-1173年)进士,除秘书省正字,寻以集英殿修撰帅福建,绍熙(1190-1194)初

  • 孝经

    ① 一卷。清朱轼(1665-1736)撰。朱轼,详见《周易传义合订》条。该书用吴澄考定之本,而略为推衍其义。凡题姓名者,皆澄之原文。自己所加则称“轼案”。书前有自序、梁份序、殷元福序。该书不标目第,自

  • 碧里杂存

    一卷。明董谷撰。董谷,字顾甫,海宁人。生卒年均不详。官安义、汉阳二县知县。为人为政廉静不苛。自号碧里山樵,又曰汉阳归叟。著有《续澉浦志》等。《碧里杂存》是杂纪琐闻的笔记小说,写的多是齐东方面的事。节中

  • 杜律意笺

    二卷 明颜廷榘撰。颜廷榘,字范卿,福建永春人。生卒年不详。官九江府通判,终岷府左长史。是编取杜甫七言律诗一百五十一首,先用疏释,次加证引,名曰意笺。取以意逆志之义。其讥伪虞注之草草,持论良是。然核其所

  • 逍遥集

    一卷。宋潘阆(?-1009)撰,潘阆,字逍遥。大名(今属河北)人。或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卖药京师,好结权贵。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太宗赐进士及第。真宗时,为滁州参军。潘阆之诗,有五代、晚唐遗风。

  • 秦宥横事略

    一卷。作者不详。该书记秦树声生平事实。树声字宥横,河南固始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官至云南按察使、广东提学使。为官云南时,正与英国有边界纠纷,代滇督杨良草奏言不可许者六,必可争者九,为英人所畏

  • 说文部首六书例读

    一卷。清饶炯(生卒年不详)撰。饶炯字焱之,四川资中人。是书系依六书分析《说文》部首之作。卷首列许氏《说文自序》并节录许氏《后叙》,次为绪言、目次,正文是《说文》部首分析,依六书分类,每类之中又分若干类

  • 说文引经互异说

    一卷。清陈瑑撰。参见《说文举例》。陈氏自序谓:“《说文》称经,往往两部互异,亦有一部互异者。近儒钱詹事(钱大昕)之言曰:‘今世所行《九经》,乃汉魏晋儒一家之学。许君生于东京全盛之日,诸儒讲授,师承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