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学余论

小学余论

二卷。清周春(1729-1815)撰。周春字松霭,晚号黍谷居士,海宁(今属浙江)人。乾隆进士,官岑溪知县。著作尚有《十三经音略》、《代北姓谱》、《辽金元姓谱》、《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等。此书上卷论字学,下卷论韵学。字学方面:论转注二条,论六书次第一条,论悉昙奥论九条,字书题跋八条,杂论二条。韵学方面:论字母之源三条,论九弄反纽图三条,论皇极经世声音图五条,论五音十四声三条,论七音略一条,论法门六条,论加减字母三条,论清浊阴阳四条,论音一条,论四呼三条,论内外转二条,论反切二条,论自翻二条,论切脚下一字四条,论吴音四条,论等韵难字二条,论声无字二条,论泥娘之别二条,论射字法一条,杂论五条,论梵书一条,评《山海经》一条,《选》诗协音考十三条,论《古文苑》叶韵一条,论二咒一条。周氏的学说,如其论文字云:“六书之目虽六,其实止三。会意为指事之分,指事不能尽,以会意佐之;转注为象形之分,象形不能尽,以转注佐之;假借为谐声之分,谐声不能尽,以假借佐之。能明其分合之故,则六书之学,思过半矣。”又如其论音韵云:“字母虽晚出,要不过以十四字贯一切音。是字母者,亦学声之筌蹄而已。苟能观其会通,则古虽不传音韵之书,即以字学通之,奚而不可?”《续修四库提要》云:“盖其书断断持守,一以字母为归。由韵书以考字母,由字母以协诸形声,由形声而通诸雅故,此春韵学之条理也。其持论虽与顾钱诸家不尽同,然适能自成一家之言,而于音韵之研究,不无补助也。”(孙海波)是书有周氏《松霭遗书》本。

猜你喜欢

  • 读书笔记

    一卷。明祝允明(详见《浮物》条)撰。是书乃是作者居忧其间,就平日读书所得之事物之理,随笔笺记而成。篇幅较短,约一千六百余字,不分门类,随意漫记,以自己的观点阐发事理,虽为一己之见,然亦有可取之处。如关

  • 春秋剩义

    二卷。清应麟(详见《易经粹言》)撰。此书摘取《春秋》经文作为标题,然后围绕这些题目各为论说。其说大抵因袭前人穿凿臆断之论而敷衍成篇,无甚新意。《屏山草堂稿》本。

  • 吟堂博笑集

    五卷。不著编辑者名氏。杂采隋、唐以来闺阁之作,以死节、劝戒、奇遇、题咏、寄情分为五类。惟首二卷尚以风教为宗旨,但采择多有不力。其后三卷则略显鄙秽。

  • 论礼条牒

    一卷。南朝宋任预(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撰,清马国翰辑。《隋书·经籍志》载是书十卷,注云“宋太尉参军任预撰”。今只存二条,一论帝王之改乐,一论稷坛之方位。盖当时条为上议礼之件,故称条牒,非为说经而作。其论

  • 周易虞氏义

    九卷。张惠言撰。此书系张惠言探究虞氏易之成果。据称作者穷探力索,积三年始成。李鼎祚《周易集解》集汉魏以降诸家易说,唯以虞氏义最详,惠栋探研古义,作《周易述》未能尽通。张氏继之而起,以虞氏为宗,以阴阳消

  • 鸡峰普济方

    三十卷。宋张锐(生卒年不详)撰。张锐,字子刚,郑州(今属河南省)人,后入蜀。曾官成州团练使、太医局教授等职。素有医名。此书成于南宋绍兴三年(1133)。原书散佚,《直斋书录题解》有《鸡峰备急方》一卷,

  • 大易合参讲义

    十卷。清朱用行撰。朱用行字翼承,新建人。此书大旨以朱子为主,首列《本义》,而以“正义”、“析义”次之。“正义”以阐发朱子之旨为主,“析义”则兼采他说。又认为象数不可全废,所以间采瞿塘来知德之说,补于“

  • 易象大意存解

    一卷。清任陈晋撰。任陈晋字似武,号后山,一号以斋,江苏兴化人。任大椿之祖父。乾隆四年(1739)进士,官至徽州府教授,以通经闻名,有《燕喜堂文集》、《后山诗集》。此书不载经文,惟折衷诸家之说,阐明易象

  • 测食

    二卷。德国汤若望撰。是编论推算日食月食之理。其说约曰:天学家研究日月诸星之理。设为图界,以论其运行。分为五支:其一论从月星之本图小轮,而应其居所不一;其二论月星之随应太阳,如臣庶之应其君;其三论月星与

  • 忠孝

    天下皆以孝悌忠顺之道为是也,而莫知察孝悌忠顺之道而审行之,是以天下乱;皆以尧舜之道为是而法之,是以有弑君,有曲父,尧、舜、汤武或反君臣之义,乱后世之教者也。尧为人君而君其臣,舜为人臣而臣其君,汤武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