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尚书说

尚书说

七卷。宋黄度(?-1213)撰。度字文叔,号遂初,两浙路新昌(今属浙江省)人。南宋政治家、经学家。绍兴间进士,宁宗时为御史,尝劾韩侂胄误国,又劾内侍杨舜卿、陈源,又奏吴曦必反,有直名,累官礼部尚书、龙图阁学士,卒谥宣献,《宋史》有传。度研治经学,用力甚勤,晚年犹著述不辍,所著《尚书说》之外,尚有《诗说》、《周礼说》,已失传。度注《尚书》,主要依据孔安国传,孔传虽系伪作,然于诸家《书》说为最古,度据之作注,远胜他人臆说。该书注重考据,兼及义理,于《禹贡》山川地理,尤重实地考察。是书张金吾《藏书志》、瞿氏《藏书楼目录》均有旧抄本,旧抄本注用大字,其注意犹未尽者,则以双行小字附注于下,明吕光洵、康顺之校刊是书,始改注为小字,并尽删附注。《通志堂经解》及《四库全书》本所据即吕、唐校本。现存版本有明万历三年(1575)吕光洵刻本,明十一世孙天球校刊本,《通志堂经解》本(中多脱文缺字),黄氏家塾刻本(较通志堂本完善),清道光九年(1829)重刊本等。

① 二卷。清庄存与撰。此书所标出的《尚书》篇目,与其所著《尚书既见》不同,但二书体例相同,都是纯以议论的形式来谈义理。如庄氏于《泰誓》谓夏桀之残暴比不上商纣,伊尹七就之而后方去桀而归汤,伯夷、太公辟纣而归文王。文王不伐商,武王胜殷亦不黜其命,立武庚为后焉。诸如此类的议论很多,有的颇有道理,有些也较为偏执,但本书总给人以一种空调不实之感。此书有味经斋本。② 一卷。清万宗琦撰。万宗琦字莲土,广东番禺人,诸生,生卒年不详。万宗琦认为东晋时期晚出的,是《孔传》,不是古文,《孔传》中有很多未达经旨处,可证其非出于一人之手。蔡沈《书集传》多秉承师意,可以证明朱熹也不怀疑古文。此书所释字句,如“共工方鸠僝功”,谓《说文》“人”部引《虞书》“方救僝功”,“走”部引《虞书》“旁逑孱功”,说明“方”、“旁”与“救”、“鸠”都是古今字。此书其他诸说也都比较好。本书未刊行,此为原稿本。

猜你喜欢

  • 新史奇观

    见《新世弘勋》。

  • 蘧园集

    十卷。明顾简(约1624年前后在世)撰。顾简,字默孙,自号蘧园居士,浙江归安(今吴兴)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不乐仕进,年仅五十而卒。其婿钱鸿裒录遗稿,编为此集。共诗五卷、文五卷

  • 倭情考略

    一卷。明郭光复撰。光复,湖北武昌人,曾官扬州知府,事迹不详。另考万历己丑进土题名,别有一郭光复,顺天固安(今属河北)人,官至右副都御史、辽东巡抚,姓与名皆同,却非一人(《四库提要》)。此书乃其官扬州知

  • 香叶草堂诗存

    一卷。清罗聘(1733-1799)撰。罗聘,字遁夫,号两峰,又号花之寺僧,安徽歙县入。长期寓居江都(今江苏扬州),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自题其居室为“宋草诗林”。罗聘为金农弟子,工诗、画,好

  • 翰墨鼎彝

    十卷。不著编著者名氏,但标车书楼选刻。卷首有陕西金溪聂文麟序,称养恬集辑古名公牍札,溯周而下,迄于宋、元,莫不详加订正。亦不知养恬为何人。所录皆可谓不伦。如《左氏传》所载诸辞命问答,如薛侯长滕之类,特

  • 周易对卦数变合参

    一卷。明喻国人撰。此书说朱熹不懂《易》中“十年”、“三年”、“七日”、“八日”之旨,以及讼卦九二爻辞“三百户”之数。乃撰此书以明之。其方法是附会反对卦。如屯蒙为反对卦,以二卦合,屯居下蒙居上,屯二爻为

  • 陆氏春秋公羊传异文辑

    不分卷。清沈淑(详见《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撰。该书是他所撰《陆氏(德明)经典异文辑》中的一种,与《春秋左传分国土地名》等书一起合刻于《经玩》中。该书不分卷,也不载经传全文,只掇拾陆德明《经典释文》音

  • 苏氏易解

    八卷。宋苏轼撰。苏轼字东坡(详见《东坡易传》),《宋史》有传。此书前已介绍,名曰《东坡易传》。宋志名之《易传》,其津逮本、学津本均作《易传》,且均作九卷。此本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刊本,以《说序

  • 禹贡揭要

    一卷。清姜信撰。姜信,上海人,清代中叶学者,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卷首有姜信作于嘉庆癸酉(1813年)的自序,序中称《禹贡》一编是后世地理志之祖。南宋蔡沈的《书集传》,禀承朱子之意,训诂详明,但学者

  • 海宁王忠悫公遗书

    四集,四十三种。清末民国初王国维(已著录)撰。王国维著述甚丰,该书一、二集收录主要为小学、金石类著作,如《观古堂金文考释五种》、《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三集则为史学著作,如《古本竹书纪年辑校》(朱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