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巢林集

巢林集

七卷。清汪士慎(1686-约1762)撰。汪士慎,字近人,号巢林,江苏扬州人,清代著名画家。士慎工诗,精通篆刻和隶书,擅画花木,尤工画梅,其笔墨清劲,自成一家,也偶作人物,生动有效,为“扬州八怪”之一。著有《巢林诗集》。该集诗篇皆为游历之作,尤以咏茶诸篇得其精妙,该集为士慎手写付刊。集中均为古今体诗,诗中往来之人,皆一时高尚博雅之士,因而诗风冲淡,无江湖风尘气色,体格近古作诗,不落凡俗。士慎喜梅,以梅入诗者颇多,如集中为俞三诗作挽联写道:“弥留不改清狂癖,指向梅花别故人”。自己作注称:“既死复生,犹搴帷看余所写壁上梅花。”是集共七卷,收诗四百九十首。编次既不按体,亦不编年,只大体依时间排次。今有乾隆九年(1744)汪氏自刊本。

猜你喜欢

  • 周易玩辞

    一卷。清王景贤著。王景贤字子希,号希齐。福建闽县人。道光举人。作者平生服膺理学,故其易说多以朱子为宗。全书按上下经六十四卦的次序,逐条论列,不章解句释,于每一卦下作略说一篇,敷陈大义而已。其目的不在于

  • 太极绎义、通书绎义

    各一卷。明舒芬(详见《易问笺》)撰。舒芬阐释太极,大抵以太极图不本于易而本于河图立论。谓秋冬非肃杀之季,乃百物所胎之时;土之寄王,维夏秋之交,火烈金刚,水缓土柔,性之所以相近;火散金遒,木上水下,习之

  • 鶡冠子

    三卷。作者不详。据《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说《鶡冠子》一书内容广博,思想宏富。在《天则篇》、《王铁篇》中,阐述的是黄老思想;在《学问篇》、《度万篇》中,说得是道、法两家之见;在《赵武灵王》、《世兵》等篇

  • 嫏嬛记

    三卷。旧本题元伊世珍(生卒年不详)撰。伊世珍生平事迹不详。其书卷首载张华为建安从事,遇一仙人,引至石室,见石室多奇书,因问其地为何地?仙人回答曰:“嫏嬛福地也”。后伊世珍依据其事撰成此书,特定名为《螂

  • 乐经元义

    八卷。明刘濂撰。刘濂有《易象解》已著录。该书第一卷为《律吕篇》,以后依次是《八音篇》、《万舞篇》、《古诗音调篇》、《微言篇》。其论律吕,专驳《乐记》和《周礼·大司乐》;其论音调,认为《诗经》三百篇中宫

  • 古学偶编

    一卷。旧本题潜山张絧撰。不著时代。考明代有吉水张絧,嘉靖二年进士,官河南巡抚,却非潜山人。书中自注有“本之御制《周易述义》”等语,知其应为清人。全书共分三编,一为《观物篇》,述《易》。一为《月令夏小正

  • 田赋考辨

    一卷。清李塨(1659-1733)撰。李塨字刚主,号恕谷,河北蠡县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举人,晚年授通州学正。李氏与其师颜元主张“经世致用”,世称“颜李学派”。李氏之《周礼传注》等书,《四库总

  • 李忠定集选

    四十四卷。宋李纲(1083-1140)撰。李纲生平详见《建炎时政记》辞目。此集共四十四卷。其中奏议十五卷、文十六卷、诗六卷、《靖康传信录》三卷、《建炎进退志》四卷、冠以本传一卷、行状三卷、为明万历中闽

  • 灵言蠡勺

    二卷。明西洋人毕方济撰、徐光启编录。毕方济生平事迹不详。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崇祯初,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早年从利玛窦等学

  • 现果随录

    一卷。清朝僧戒显(生卒年不详)撰。戒显字悔堂,顺治年间杭州灵隐寺僧人。《现果随录》以阐述佛教因果报应为主要内容,择取有关人和事编成此书九九,凡八十一则。每则叙事之后,必有论断。分清善恶之别。以此,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