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广宗县志

广宗县志

①八卷。明马协纂修。马协,字恭甫,陕西冯翊人,曾任广宗县知县。隆庆五年(1571)广宗县令吕信创修县志。万历二十四年(1596)马协任知县后,认为吕志多讹漏,遂致力于纂修新志,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成书。每志之首必冠以叙,所述多有可取之处。碑记之文,分载各门,检阅方便。地方兴废之陈迹、灾祥异事,则列于杂志,均合于志体。封域志记载漳河和洛河故道流经地区。杂志记载元、明两代发生的一些大灾荒情况,如明嘉靖二十年(1541)县里因受灾而出现“民食蝗”,明成化八年(1427)广宗县再次发生大饥荒,出现“人食人”事。此等皆有一定参考价值。②十二卷。清罗观骏修,郑元善、李汝绍、王国珍纂。罗观骏,字升之,四川营山人,道光举人,曾任广宗县知县。郑元善,举人,官至河南巡抚。李汝绍,道光举人,曾任浙江山阴县知县。王国珍,岁贡生,候选训导。嘉庆七年县令李师舒曾续修县志。同治八年(1859)罗观骏任广宗知县后,见旧志疏漏尚多,于同治十二年(1863)聘郑元善、李汝绍、王国珍等人纂辑新志,于同治十三年成书刊行。体例承袭嘉庆志。卷首为新志序、旧志序、凡例、图考等。正文编次为封域、建置、祠祀、田赋、典礼、封爵、官师、选举、宦迹、人物、祲祥、艺文。其各志之序,不分列于各志,而是汇载于卷首,这一点与他志不同。而书中每志之首,仍有类似序之小文,似显重复。选举志以朝代为经,进士、举人、岁贡、拔贡、例监等为纬,自唐至清以一表统之,则显得含混不清。③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姜榓荣、祁卓如修,韩敏修纂。姜榓荣,湖南宁乡人,曾任广宗县长。祁卓如,广宗县人。韩敏修,字虚谷,广宗县人。广宗县志自明隆庆年间创修以来,曾五次重修。民国二十年(1931)河北省府通令所属各县修志,广宗县则组织专人撰写,三易其稿,民国二十二年(1833)铅印。首一卷为河北省通志馆馆长瞿宣颖及姜榓荣、韩敏修等人的序,以及凡例、图考等。末一卷为广宗县文征。正文分为大事纪、舆地、民生、风俗、艺文、政绩、职官、列传、古今人物表等。其舆地略记疆域沿事,多本于同治志,惟每条之下参考史籍,而疏明之。其村镇列为一表,标明村属某区,距城几里,人口多少,极易查阅。山川门记水道,考核亦属精当。然其艺文略虽登书目未注存佚,则为不足之处。

猜你喜欢

  • 山居新话

    见《山居新语》

  • 淮南子周易古义

    三卷。清末胡兆鸾撰。胡兆鸾,长沙人,其余不详。《淮南子》为汉淮南王刘安撰。书中说易之处甚多,其观点与后来易说颇有不同之处,有许多是可取的。故胡氏辑淮南子中有关说易之处,并参以其它古注,以期探明周易真谛

  • 灵芬馆词

    七卷。清郭麟(1767-1831)著。郭麟字祥伯,号频伽,江苏吴江人。诸生出身,家贫,怀才不遇。客居江淮间,晚居嘉善至终。著有《灵芬馆诗集》、《樗园消夏录》等。郭麟在清代词坛地位很高,可与陈维崧、朱彝

  • 禹贡班义述

    三卷。清成孺撰。焦循《禹贡郑注释》是以《汉书·地理志》和郑注互相参证,而不是以班固之义为主,成孺因此特撰此《禹贡班义述》一书,全部根据《汉书·地理志》来考究《禹贡》山水。在本书自序中成孺说:“《志》推

  • 道德真经三解

    四卷。元邓锜(生卒年不详)撰。邓锜,元人,号玉宾子,其余事迹均不详。撰有《道德真经三解》。邓锜认为,老氏之学,以《真常》为主,道德为宾,以前各家注解常将二者混为一谈,妄生异端;而各家注疏,假借玄谈,不

  • 枕经堂题跋

    三卷。清方朔著。方朔,生卒年不详。字小东,安徽怀宁(今属安徽)人。方朔善于骈文,工于隶篆,尝以文学、书法闻名于咸丰及同治年间(1860年前后)。《枕经堂题跋》皆是方朔对于当时著名鼎彝碑版的评论和考证,

  • 五经读法

    不分卷。亦作一卷。清徐与乔(生卒年不详)撰。与乔字退山,江苏昆山人。此书探讨《五经》读法,均采别家旧说,全无作者创意。于明人中采郝京山的观点最多,其余象倪鸿宝、焦弱侯、张西农、朱康流、张元岵、程去华、

  • 加减乘除释

    八卷。清焦循(1763-1820)撰。焦循字理堂,号里堂,江苏甘泉(今扬州)人,嘉庆六年(1801年)举人。他生平博闻强记,识力精卓,经史历算,无所不精。数学专著有:《天元一释》八卷、《释弧》三卷、《

  • 古城集

    六卷。《补遗》一卷。明张吉(1451-1518)撰。张吉字克修,号翼斋,亦号默庵,晚号古城,江西余干人。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官至贵州左布政使。著有《古城集》。此集为清康熙三十年(1691)杨枪

  • 法言

    十卷。汉扬雄(前53-公元18)撰。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雄少而好学,博览群书,以词赋著称于世。中年到京师,为大司马车骑将军王因奇的门下吏,后被推荐给汉成帝。曾随成帝游甘泉、河东、秦岭等地,作《甘泉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