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致
不分卷。明刘士鏻(约1654前后在世)编。刘士鏻浙江杭州人。字号履迹待考。崇祯四年(1631)进士。此书辑汉、魏、六朝以至明人所著,通为一书。不分卷数,但别列为十七门。诠次颇伤芜杂,无所取裁。《四库全书》列为存目。
不分卷。明刘士鏻(约1654前后在世)编。刘士鏻浙江杭州人。字号履迹待考。崇祯四年(1631)进士。此书辑汉、魏、六朝以至明人所著,通为一书。不分卷数,但别列为十七门。诠次颇伤芜杂,无所取裁。《四库全书》列为存目。
九卷。清傅恒(?-1770)等奉敕撰。傅恒,清满州镶黄旗人,富察氏,号春和,高宗皇后弟。乾隆时平定大小金川,有功封一等忠勇公;平息准噶尔部叛乱;出征缅甸;亦屡有战功,累官至大学士。乾隆十六年奉敕撰本书
不分卷。明王业(约1644年前后在世)撰。王业,字蔚上,号冠九,其里贯未详。明末曾为诸生。吴楚材序称其所著有《五经释义》、《性理约言》及文集八卷。此书仅杂文数十首,不分卷数。其史论诸篇,大抵为明季秕政
一卷。明唐枢(1497-1574)撰。枢字惟镇,一字惟中,号子一,别号一庵。归安人(今浙江吴兴)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任刑部主事。因上书为李福达事争辩,被贬为民。隆庆初复官,因为年老加秩归养。
十卷。宋曾敏行(?-1178)撰。曾敏行字达臣,自号浮云居士,又号独醒道人,又称归愚老人,庐陵吉水(今江西吉水)人。二十岁时,因患病,不能进仕途,遂潜心研究学问,见闻广博,工画草虫。此书是他集平生所闻
六卷。清朱怀朴(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朱怀朴字素仔,历城(山东历城)人,生卒年均不详。诸生,工诗,著有《鹅浦集》。是集凡六卷,其诗风格近宋人,但摹拟太重。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十七种,六十四卷,附录七卷。清钱培名编。钱培名字宾之,别号梦花,金山(今属上海市)人。生卒年不详。其父钱熙祚刊印《守山阁丛书》、《珠丛别录》及《指海》,钱培名子承父志,发其旧藏,与张文虎共同增补校刊,
十二卷。清李翥编辑。慧因寺,为东南大刹,创建于后唐天成二年(927),吴越王钱镠时,马鸣之教,流入东土。第五传至晋水,疏释华严经义。高丽国王子僧义天,慕名前来乞为弟子,晋水示寂。高丽国进贡二座金塔。时
八卷八十四回。题熊大木撰。熊大木字鳌峰,号钟谷子,建阳(今福建建阳)人,明嘉靖时人,生卒年与生平均不详。其主要事业是从事通俗小说的编著与刊行,除本书外,还著有《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南北两宋志传》等演
六卷。元李士瞻(1313-1368)撰。士瞻字彦闻。先世新野(今属河南),徙居荆门。至正初中大都路进士。累官户部尚书。出督福建海漕,就拜行省左丞。入为中书参知政事、翰林学士。封楚国公。此集为其曾孙绅所
六卷。宋朱长文(生平详见《吴郡图经续记》)撰。此书专述琴典。前五卷记自古以来通琴理者共一百四十六人,附见者九人。上述每人各举其主要事迹。第五卷又分十一篇,一为“莹律”,二为“释弦”,三为“明度”,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