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简肃公奏疏
一卷。明方良永著,良永,字寿卿,号松崖,莆田人(今福建莆田县东)。弘治三年进士,授刑部湖广司主事,历官南京刑部尚书,谥简肃。正德初太监刘瑾窃国柄,良永刚直,不为屈膝。官渐江左布政使时,内臣钱宁勒索三万余两,良永力争不得,乃具疏辞官,极不允,良永又上疏,曰钱宁为国贼,宜将其早正典刑,京师为之震悚,宁惧,偿还所得于民,诸疏皆情辞恻怛,阅者动容。
一卷。明方良永著,良永,字寿卿,号松崖,莆田人(今福建莆田县东)。弘治三年进士,授刑部湖广司主事,历官南京刑部尚书,谥简肃。正德初太监刘瑾窃国柄,良永刚直,不为屈膝。官渐江左布政使时,内臣钱宁勒索三万余两,良永力争不得,乃具疏辞官,极不允,良永又上疏,曰钱宁为国贼,宜将其早正典刑,京师为之震悚,宁惧,偿还所得于民,诸疏皆情辞恻怛,阅者动容。
三卷。又名《成都名画记》。宋黄休复(生卒年不详)撰。黄休复,字归本,江夏(今湖北武昌)人。据是书前李略于景德三年(1007年)所撰序,知黄休复通春秋之学,校左氏之《公羊传》、《谷梁传》,鬻丹养亲,卖画
六卷。清文天骏撰。文天骏字云衢,黔南人。同治举人。此书卷一总论上下经篇义、六十四卦名义、理象数时君臣八宫之义以及占例。卷二至卷五为卦象,卷六为系辞。全书采用问答形式,旁采众说,时参己意。认为古人作易,
十三卷。明樊玉衡(生卒年不详)撰,于伦(生卒年不详)补葺。樊玉衡字元之(一说为以齐)。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由广信推官擢御史。樊玉衡性强直敢言,疏请皇长子出阁讲学及三王不宜并封,触神宗怒,谪戍
十卷。清阮福(约1820-?)撰。阮福字喜斋,又字赐唧,阮元第三子,江苏仪征人。官候补郎中。是书全载注疏音义原文,所补以“补”字加以区别。书中仍以郑注为本,唐明皇御注与郑注半存其中,此外唐以前书凡可见
四卷。《秋窗迭韵》诗一卷。清朱实发撰。朱实发字饭石。六合(今南京)人。生卒年不详。朱实发幼负异禀,有经世远略,久不得志,遂绝意进取,着力于文章传世之业。其家境颇富,多藏异书古籍。人评:“其根底渊醇,意
二十卷。刘向(详见“新序”条)编辑。曾巩校书序云:“得十五篇于大夫家,与旧为二十篇。”《四部丛刊》或单行本二十卷,是历史故事集。其中材料,有出于汉朝藏书《说苑杂事》,有出于他的私藏,有出于民间书,也有
八卷。清喻昌(1585-1664)撰。此书又名《尚论张仲景伤寒论》、《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喻昌字嘉言,别号西昌老人。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喻氏中年读书,以治举子业,崇祯年间,以贡生被选
五十二卷,图一卷,附录二卷。清钱泰吉纂辑。钱泰吉(1791-1863),字辅宜,号警石、深庐,嘉兴人。清代著名经学家、文献学家,对方志学尚有一定研究。曾官达海宁训导二十七年,后主讲安澜书院。泰吉好藏书
三卷。明刘寅撰。刘寅生卒年及事迹不详。其所注之书皆名《直解》,《尉缭子直解》已著录,此又其所注书之一种。今本《三略直解》分上、中、下三卷。卷上首有一段文字叙《三略》作者及授受源流,谓《三略》本太公书,
十二卷,首一卷。清丁灿修,王堉德纂。张煐续修,范瀚文续纂。丁灿,湖南汉县人,曾任故城知县。王堉德,汉守镶白旗人,曾任故城县教谕。张煐,浙江嘉兴人,监生,曾任故城县知县。范瀚文,清河人,举人,曾任故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