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无町词余

无町词余

二卷。清曹锡黼(1726-1754)撰。曹锡黼,字诞文,又字旦雯,号菽圃,上海人。清代戏曲作家。曾任行人司司副、太常寺所牧、员外郎等职,去世时年仅二十九岁。其家中藏书甚富,早晚苦读不已,学识甚是渊博。善诗词,尤工词曲。著有《碧鲜斋诗集》二卷、《诗余》一卷,词曲总集《无町词余》二卷,有乾隆二十一年(1756)五亩园原刊本,包括《桃花吟》四折杂剧,演崔护遇一女子谢氏,小字婷婷,二人姻缘事。情节大致依《本事诗》内容所作,没有新意。《四色石》为杂剧剧本集,其中包括四个杂剧剧本,分演四事,每事一折:其一为《张雀网廷平感世》又叫《雀罗庭》,此折写翟廷尉罢官回家后,亲朋好友皆绝迹不来家中走动,为不至家中寂寞,遂张网捕雀以消磨时光。然时间不长,重又起用为官,亲朋好友重新奔走于门。此段只有千言,作者淋漓尽致的把世态炎凉描写出来,在清代剧中所见不多,有较强的戏剧性。其二为《序兰亭内史临波》又叫《曲水宴》,写王羲之、谢安、孙倬等人在会稽山修禊共同饮酒赋诗,王羲之作《兰亭序》用以纪念当时盛况。《宴滕王子安检韵》又叫《滕王阁》,写诗人王勃从故乡绛州要到交趾地方去探父,当路过南昌时,正值重阳佳节,阎伯屿在滕王阁设盛宴招待王勃,王勃在宴会上即席作序与诗,即后来流传的著名《滕王阁诗》。宴会上的人皆为之叹服。《寓同谷老杜兴歌》又叫《同谷歌》,写杜甫在寄居同谷地方时,心中甚是挂念亲友,邻居携酒来,与杜甫同饮。杜甫作《同谷歌》诗以纪念当时情景。后三折,情节比较平淡,戏剧性不强,不适合演出。

猜你喜欢

  • 天玉经内传

    三卷、外编一卷。旧本题唐杨筠松(详见《撼龙经》)撰。此书不见于宋代诸家书目,传说杨氏师弟秘之不行于世,宋代吴克诚遇真人得受此经,其子吴景鸾发明其义,撰《天玉经外传》。据此,知其书始出于宋,是否为唐人之

  • 金华黄先生文集

    四十三卷。元黄溍(1277-1357)撰。黄溍,字文晋、晋卿。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累官至国史院编修官、翰林直学士、翰林侍讲学士。初稿三卷,临川卮素所编;续稿四十卷,门人宋濂、王祎编次。共诗五卷,文

  • 滕王阁集

    十三卷。含《滕王阁续集》。清蔡士英(生卒年不详)编。蔡士英字伯彦,号魁吾,奉天(今沈阳市)人,降清,划为汉军正白旗。顺治间为江西巡抚。奏免瑞、袁二府浮粮,升漕运总督。卒谥襄敏。有《抚江集》、《督漕奏议

  • 游宦余谈

    一卷。明朱孟震(详见《河上楮谈》条)撰。书首自序中称“生平宦辙,殆偏九州,因摭耳目所及,撰成此书”。初本分五卷,以后才并为一卷,内容多录琐事,书末附有《西南夷风土记》二十六条,颇为详明。但朱孟震在序中

  • 东园友闻

    一卷。撰者不详。此书据《四库全书总目》考:载在曹溶《学海类编》中,所录内容皆宋元间事,检核其文,完全是剽窃孙道易的《东园客谈》,仅改了题名,所以是伪书。详见《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类存目。

  • 夏小正校正

    二卷。清孙星衍(详见《尚书今古文注疏》辞条)撰。书首有自序,略言:“夏时古书,存者惟《尚书·禹贡》、《甘誓》及《山海经》,(今晋梅赜所造《五子之歌》《允征》,后刘炫所造《连山》,皆不足征)。孔子欲行夏

  • 周礼杜氏注

    二卷 汉杜子春(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佚。杜子春,缑氏(今河南偃师县)人,尝从刘歆受《周礼》,“能通其读,颇识其说”,郑众、贾逵皆从受业。杜氏于《周礼》有说无书,郑玄《周礼注》引杜氏之说,乃从郑众

  • 邯郸县志

    八卷。明张第修,张成教纂,卢龙云续修,宋仕明续纂。张第,山东茌平人,曾任邯郸县知县。张成教,邯郸人,曾任陕西巩昌府通判。卢龙云,广东南海人,曾任邯郸县知县。宋仕明,广东普宁人,曾任邯郸县教谕。万历元年

  • 道德真经

    见《老子》。

  • 花草蒙拾

    一卷。清王士正撰。王士正生卒年未详。著有《精华录》。花草者,谓花间草堂。蒙拾者,以为未及广为扬榷,且自愧童蒙,谦辞也。此为作者就读花间草堂时,随笔写记者,间亦及友朋之作。此书专门品评《花间集》与《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