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昌邑县志

昌邑县志

①八卷。清党丕禄修,李肇林纂。党丕禄字秀钟,陕西郃阳人,举人出身,顺治十四年(1657)任昌邑知县。李肇林,邑人,贡生出身,仕夏津县训导。昌邑为汉时北海郡都昌县地,宋建隆中始易名昌邑,元、明、清皆因袭未改。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六年知县侯鹤龄,岁久失传,别无文献足征。此志系据邑廪生杨炅所藏残志一帙,为杨炅耳目睹记。党丕禄宰昌邑县后,以杨炅志稿为蓝本,设局修志,聘李肇林总其事,遂成新志《昌邑县志》顺治十八年(1661)修,康熙十一年(1672)增刻本。全书八卷,分为:卷一天文志;卷二地理志;卷三建置志;卷四版籍志;卷五职官志;卷六人物志;卷七杂述志;卷八艺文志。此志体例完备,纲举目张。然谬讹尚多。②八卷。清周来邰纂修。周来邰,山西郝县人,拔贡出身,乾隆四年(1759)任昌邑知县。周来邰宰昌邑县后,见邑志自康熙十一年(1672)通令各县普修后,又已八十余年未修。这期间,沧海改移,沿革莫考,文献渐湮。乃集邑中荐绅,重修邑乘,以党丕禄旧志为蓝本,考之旧志,变易过半,复予订正。历数月而告竣。《昌邑县志》乾隆七年(1742)刻本。全书八卷,分为:卷一星野、沿革、疆域、山川附埠岭沟、形势附八景、古迹;卷二城池附街墓,公署、乡社、风俗、物产、市集、桥梁、堤堰;卷三户口、田赋附盐法、仓储、恤养;卷四学校、纪典、兵防附武职、驿递;卷五勋士、职官、选举、貤封附恩荣;卷六人物;卷七坊表、陵墓、寺观、仙释、祥异附兵燹;卷八艺文:疏表、碑记、传、序、书、论、赞、赋。此志不举纲要,仅有目。其可称之处有二,一是凡有关国计民生,则记述十分详细;二是于卷前列订误十则,订正旧志之谬讹,足见其精勤。

猜你喜欢

  • 古今通韵

    十二卷。清毛奇龄撰。毛奇龄生平见“越语肯綮录”。是书为排斥顾炎武《音学五书》而作。创为五部、三声、两界、两合之说。五部是:东冬江阳庚青蒸为一部、支微齐佳灰为一部、鱼虞歌麻萧肴豪尤为一部、真文元寒删先为

  • 春秋内外传类选

    八卷。旧本题明进士楚潜樊王家(生卒年不详)撰。其书以《左传》、《国语》各标题目,分编二十三门,以备时人习文之用。中间有的加旁注音训一二字。字句较为浅陋,与经学无关。

  • 说经补遗

    一卷。清韩泰青(详见《说经》)撰。本书是《说经》一书的补遗。所补的只有生成之义、阴阳之义、教育之义三篇。其论生成,认为生中自有成,成中自有生,援引毛奇龄之说,而又增加了主客多寡之义。论阴阳,认为阴阳如

  • 张文定公文选

    三十九卷。明张邦奇(1484-1544)撰。邦奇,字常甫,号甬川,别号兀涯。鄞县(浙江宁波)人。十五岁作《易解》及《释国语》。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邦奇性孝友,其母年已九十余岁

  • 林伯子诗草

    一卷。明林兆珂(约1589年前后在世)撰。生卒不详。兆珂,字孟鸣,福建莆田人。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刑部侍郎,历知廉州、安庆。有《毛诗多识编》,已著录。此集本名《挈明草》。其题曰林伯子,盖其序

  • 淮鹾问答

    一卷。清周济(1781-1839)撰。周济,字保绪,一字介存,号未斋,晚号止庵,荆溪(今江苏宜兴)人。嘉庆进士,官淮安府学教授。有《味隽斋词》、《词辨》、《介存斋论词杂著》、《韵原》、《说文字系》、《

  • 尚书约注

    四卷。清任启运撰。任启运字翼圣,荆溪(今江苏宜兴)人,雍正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任氏学兼汉、宋之长,且无所偏依。本书到光绪年间,由其族孙任筱沅以抄本付梓。此书先列目录于卷首,每篇之下,都注明

  • 元明事类抄

    四十卷。清姚之骃(生卒年不详)撰,龚骖文校,牛稔文复勘。之骃字鲁斯,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著有《后汉书补逸》。《元明事类抄》是其摘录元明两代《西使记》、《经世大典》、《诗会小传》

  • 尊前集

    二卷。不知何人所辑。卷前有万历嘉兴顾梧芳《序》云:“余爱《花间集》,欲播传之,而余斯编第有类焉。”似即梧芳所辑,故毛晋谓梧芳采录名篇,厘为二卷。而朱彝尊《跋》则称:“于吴下得吴宽手抄本,取顾本勘之,词

  • 诊家枢要

    一卷。元滑寿(详见《难经本义》)撰。此书专论脉诊,系作者吸取前人成果并结合自己实践体会撰成。全书共六篇,分别为脉象大旨、脉诊之道、脉象阴阳类成、妇人脉法、小儿脉法、诊家宗法。其中阴阳类成篇阐述精详,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