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卦考
一卷。清范尔梅撰。此书亦是范氏的读书札记之一种。此书首论河洛,认为河洛四位之相合,与羲卦四象之相合,其数历历不爽,因而圣人因图书而作易;其次考订先天卦变,认为京氏之八卦分宫次序乃后天之卦变,因改定八宫次序,纵横皆按乾一兑二之次排列,首乾宫,次兑宫,次离宫,次震宫,次巽宫,次坎宫,次艮宫,最后坤宫,每宫中亦首乾次兑次离次震次巽次坎次艮次坤。此书最后还附有彖传卦变考一首,只述经文,无甚发明。今存濠上存古堂刊本。
一卷。清范尔梅撰。此书亦是范氏的读书札记之一种。此书首论河洛,认为河洛四位之相合,与羲卦四象之相合,其数历历不爽,因而圣人因图书而作易;其次考订先天卦变,认为京氏之八卦分宫次序乃后天之卦变,因改定八宫次序,纵横皆按乾一兑二之次排列,首乾宫,次兑宫,次离宫,次震宫,次巽宫,次坎宫,次艮宫,最后坤宫,每宫中亦首乾次兑次离次震次巽次坎次艮次坤。此书最后还附有彖传卦变考一首,只述经文,无甚发明。今存濠上存古堂刊本。
无卷数。清代魏裔介(1616-1686)撰。此书首先辑录了周敦颐《太极图说》,其次辑录了张载的《西铭》、《东铭》,再次辑录了周汝登所辑的《程门微旨》,第四部分辑录了清代孙承泽所辑的《考正晚年定论》、《
一卷。清姚栖霞撰。姚栖霞,生平不详,江苏吴江人,姚岱之女。清代诗人。自幼聪慧异常,能辨四声,十岁时即能赋诗。年十七而早逝。此书有蒋再山刊本,没有刊书年代。书前有其父姚岱及朱春生所作序言,有郭麐、郑璜、
十四卷。明刘尧诲(约1568前后在世)撰。刘尧诲,字君纳,号凝斋,湖南临武人。生卒年不详。著有《甜雪斋集》。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历官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平巨寇,后进南京兵部尚书。是集为其六世
二卷,清朱云锦撰。朱云锦,字絅斋,直隶永清县(今属河北省)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举人,嘉庆二十二年(1817)游幕河南,笔录其见闻,纂成书。全书分上下二卷,上卷分圣驾巡幸中州恭纪,田赋说,耗羡章
十四卷。明汪应轸撰。应轸,字子宿,浙江山阴人。生卒年均不详。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选庶吉士。因谏南巡被杖,出知泗州。州土瘠民懒,不知农桑,轸悉以教之,民得丰衣食。召为户科给事中,岁余上三十余疏,
十四卷首一卷,清王寿松纂修。王寿松,曾任秀山县知县。秀山县有志始于兹篇。《秀山县志》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共十四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地志第一(表一、图四)。卷二,地志第一之二。卷三,官师志第二
二卷。清魏裔介(详见《孝经注义》)撰。魏裔介既撰《圣学知统录》,以为尚缺乏完整,复作此书以翼助之。所录共22人,上起伯夷、柳下惠、董仲舒,中及韩愈、胡瑗、邵雍、杨时,下迄蔡清、罗钦顺、顾宪成、高攀龙。
旧题穀梁赤(生卒不详)撰。《汉书·艺文志》有《穀梁传》十一卷,班固自注:“穀梁子,鲁人。”唐颜师古注以为名喜,并引汉应劭《风俗通》云:“子厦传穀梁赤。”据唐杨士勋《春秋穀梁传序疏》云:“穀梁子,名穀,
八卷。宋王安中(1075-1134)撰。王安中字履道,中山曲阳(今河北定县)人。进士出身,累擢尚书左丞,出知燕山府,除大名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安置象州,绍兴初复左中大夫。少时曾师苏轼于定武,未
又名“直指算法统宗”十七卷。明程大位(1533-?)撰。程大位字汝思,号宾渠,安徽休宁人。少时善算学,对文字学和数学感兴趣。壮年游吴楚经商二十余年,遇有算数书籍,辄厚值购读,收罗了许多古代与当代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