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学启蒙通释

易学启蒙通释

二卷。宋胡方平撰。方平字师鲁,号玉斋,生卒年不详,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早受易于董介轩,继师沈贵瑶,精研《易》旨,沉潜反复二十余年,而后著书发明朱子之意。子一桂也精易理。(《宋元学案》卷八十九《介轩学案》)董真卿《周易会通》称此书有方平至元己丑自序。然考熊禾《跋》称己丑春其读书武夷山中,有新安胡君庭芳来访,出其父书一编,曰《易学启蒙通释》。又刘泾《跋》也云,一日约无咎詹君、退斋熊君访云谷遗迹,适值新安胡君庭芳来访,出《易学启蒙通释》一编见示,谓其父玉斋平生精力尽在此书。辄为刊置书室,以寓惓惓景慕之意云云。由是知己丑乃熊、刘刊书作跋之年,非方平自序之年,董真卿误。《四库提要》所考,诚为有据。方平出介轩门,介轩出黄干门,黄干乃朱熹高弟。故方平及子一桂皆笃守师说。此书即发明朱子《易学启蒙》之旨,故曰“通释”。朱熹病近世学者喜谈易,其专主于文义者,既支离散漫,而无所根据。其涉于象数者,又皆牵合傅会,故取邵雍之数以补《程传》之偏。方平此书,虽亦专阐数学,而根据朱子之书,反复诠释,所采诸书也多为朱子门人书,故不失朱子之意。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列入此书,失之。此书现存最早刊本有元刻明修本一册,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等藏。南京图书馆藏明刻本,题“朱子易学启蒙通释二卷启蒙图式一卷”。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庆余堂刻本。

猜你喜欢

  • 八旗则例

    十二卷。清鄂尔泰等奉敕编。鄂尔泰,西林觉罗氏,字毅庵,满洲镶蓝旗人。康熙举人。雍正时任军机大臣。有《西林遗稿》。是书于乾隆六年(1741)修成,共分十二类,每类一卷,分别有职制、公式、户口、俸饷、仓库

  • 开平县志

    二十四卷。清陈还修,陈阿平纂。陈还,满洲正白旗人,康熙四十年(1701)任开平知县。康熙十二年(1673),县令薛璧与邑人甄芑等,始修县志,草创未备,未能成书。二十七年(1688)特诏修《一统志》,四

  • 炳烛编

    四卷。清李赓芸(1754-1827)撰。李赓芸字生甫,嘉定(今上海市嘉定)人。慕许慎之学,自署许斋。乾隆进士。知浙江孝、丰等县,嘉庆间累官福建布政使。李赓芸淹贯经史,通六艺,精三礼,著有《稻香吟馆诗文

  • 潜研堂全书

    见《嘉定钱氏潜研堂全书》。

  • 潞安府志

    ①二十卷。清杨晙修,李中白、周再勋纂。杨晙字冬可,河北曲周县人,出身举人,顺治十二年(1655)任潞安府知府,后升山东分巡济南道副使。潞志创于明弘治八年知州马暾,时潞安未改府,故称《潞州志》。自明万历

  • 宁海州志

    十卷。清杨引祚纂修。杨引祚,湖广沔阳州人,进士出身,康熙十一年(1672)任宁海州知州。《宁海州志》,创修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672)知州李光先,此志为二修。《宁海州志》康熙十一年刻本。全书十卷,分为

  • 佩兰室诗集

    一卷。清杭佩兰撰。杭佩兰,生平不详,江苏江都人,刘伯和之妻。清末诗人。此书有宣统元年(1909)排印本。书前有杭积昌、解崇辉所作的序言,书后有王鉴所作的跋语。共收六十五首诗,书末附其夫刘伯和《莱州攀辕

  • 荒箸略

    一卷。明刘世教撰。刘世教,山东平原人。万历三十六年(1608)四月九日:江南大雨,四十五日而止,是书即为筹办救灾而作,书为十二目,即蠲、赈、籴、贾,其中赈分为八事:有朝廷、有司、富家巨室的赈济(一)、

  • 摄生众妙方

    十一卷。明张时彻(1500-1577)撰。张时彻字维静,号东沙,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嘉靖二年(1523)进士,历任江西按察副使督学政、兵部右侍郎、南京兵部尚书等职。著有《急救良方》等书。此书成于嘉

  • 钦定钱录

    十六卷。清梁诗正(详见《钦定西清古鉴》)、蒋溥(详见《钦定西清古鉴》)等人撰。《钦定钱录》为乾隆十五年奉敕而撰,前有序言一篇。卷一至卷十三,详列从伏羲至明崇祯历代钱币。卷十四记载外域各种钱币。卷十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