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观

易观

① 十二卷。清凌去盈撰。凌去盈号旭斋,爵里不详。书中引毛奇龄说,所以应稍后于毛氏。此书主于即象以明理,大旨是讲象有三例,有定象,有化象,有互象。一卦之定象如乾为天,坤为地即是。其化象如剥卦皆言床,渐卦皆言鸿即是。一爻之定象如阳必为九,阴必为六即是。其化象如阳动化阴,阴动化阳即是。又有中爻的互象,如二四互,三五互即是。所引多是来知德和毛奇龄之说,而所重尤在化象、互象二义。说王弼崇卦变,来知德置错卦,毛奇龄主推易,以求一得之当,都是因为不知道有化象的缘故。其解乾之九四或跃在渊说,“四化巽互,兑有渊象,乾化巽风,虚薄天表,跃所自起”。解屯之初九磐桓说,“大石曰磐,大柱曰桓。石者土之核,震九以乾阳而为坤,初索而为坎,屯郁而互处坤下,二四互坤,有若核然,磐之象也。柱者木之竖,震九以坤索而为天三,化天三生木而为坎,屯郁而倔强初下,有若竖然,桓之象也。”这都是半附古义,半参臆说,因互体、变爻而对之穿凿附会,不足以作为说易的标准。《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② 四卷。清胡淳撰。胡淳字厚庵,庆云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授蒙自县知县,不等上任而卒。此编只解上下经,大旨认为,圣人作易,使学者研究卦爻,推断吉凶悔吝之由来,用以知道进退存亡之道,所以孔子称假年学易,可无大过。至于求诸卜筮以决从违,乃是为常人所设,不是为君子而设,所以其说扫除图说,只把玩六爻。但都是随文生义,不能融会贯通。胡氏说《系辞传》中“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一句是汉儒讲谶纬者所窜入,这又未免主持太过。《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猜你喜欢

  • 说储

    八卷、二集 八卷。明陈禹谟(详见《经籍异同》条)撰。此书为作者之札记。均为偶捡一二古事,而缀以论说,内容多阐扬佛教,大致沿袭屠隆《鸿苞》之流派。有明万历间刻本,共八册,初集卷八缺第一、二两页,二集姚履

  • 定巢词

    十卷。清程颂万(1865-1932)撰。颂万字子大,又字鹿川,号十发居士,湖南宁乡人。少有文才,善应对,喜词章。擅书法,尤长于篆、隶、楷。著有《美人长寿庵词》、《鹿川诗文集》等。颂万删定为《定巢词》八

  • 少室山房笔丛

    正集 三十二卷、续集十六卷。明胡应麟(1551-1602)撰。胡应麟,字元端,后更字明瑞,号石羊生,又号少室山人,兰溪(今属浙江)人。万历四年举人,后久试进士不第,遂筑室山中,以读书著述为业。因附王世

  • 勾股图解

    二册。清陈厚耀(1648-1722)撰。陈厚耀,字泗源,号暑峰,江苏泰州人。康熙丙戌(1706)进士,后经李光地推荐,于1708年进京,与梅文鼎之孙梅珏成共同修书于蒙养斋,并常同康熙讨论天文、数学问题

  • 溧阳县志

    十六卷。清李景峄、陈鸿绶修,史炳、史津纂。史炳,字恒斋,乾隆十六年(1751)举人,官兴化教谕。史氏精音学,旁通西方算术,尤工试帖,诗、词入九家诗选,有《大载礼正义》十六卷、《杜诗琐证》二卷、《句俭堂

  • 御定通鉴纲目三编

    四十卷。清乾隆时官修。亦称《通鉴纲目三编》。初,大学士张廷玉等奉敕采集时代事迹加以编纂。以续朱熹《通鉴纲目》和商辂《朱元通鉴纲目》(一名《通鉴纲目续编》)。乾隆十一年(1746)四月成书二十卷进呈,高

  • 古周易订诂

    十六卷。明何楷(生卒年不详)撰。楷字元子,晋江(今福建晋江)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官至吏科给事中。明亡后唐王聿键在福建起兵,以楷为礼部尚书,后为郑芝龙所排挤,愤恚而卒。此书成于崇桢六年(163

  • 正韵

    见“洪武正韵”。

  • 严氏诗缉补义

    八卷。清刘灿撰。灿字星若,浙江镇海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姚际恒《诗经通论》称严粲《诗缉》为宋人说诗第一。刘灿此书即补正严氏之作。以严氏《诗缉》于时令地理颇有失实,故采摭旧闻正其误者八十三条,余皆补其所

  • 诸子汇函

    二十六卷。明归有光(1507-1571)编。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今属江苏)人。他九岁就能写文章,少年时代又勤苦学习,可是三十五岁方中举人,六十岁才中进士。曾任长兴县令,关心人民疾苦,政绩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