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卷。《附录》六卷。宋李纲(1083-1140)撰。李纲,字伯纪,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政和二年(1112)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靖康元年(1126)为兵部侍郎。金兵入侵,力主迎战,被谪。高宗
四卷。明陈仁锡撰。仁锡字明卿,号芝台,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性好学,喜著书立说。著有《系辞》、《易经颂》、《重订古周礼》、《四书考》、《古文奇赏》等。生卒年及事迹详见《系辞十篇书》条。所编《史品
二卷。明释无相编。作者生卒年与生平不详。是集成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所录皆宋以前不工文者之诗。如易水歌、黄台瓜词之类。序称:“诗以道性情,后世雕绘字句,嚣争宗派,于所谓诗言志者无当。孔圣删诗,多
二卷。《诗外》一卷。《续诗钞》一卷。清宗源瀚(1834-1897)撰。宗源瀚,字湘文,上元(今江苏江宁)人,官至温处道,兼职嘉湖和宁波府。精通地理,喜欢收藏,敏于吏事,曾在湖州兴水利,在宁波筹海防。著
一卷。清黄生撰。黄生生平见“义府”。是书取曹魏张揖《字诂》以名其书。所辑多单音词,黄氏根据六书理论,分析字形,审定音读,判断通假,追溯源流,引据淹博,间用方俗口语。《四库提要》赞是书云:“于六书多所发
二卷(民国十四年排印本)。王照撰。王照字小航,号水东老人。此书成于民国十二年(1923)。当时三体石经刚从洛阳出土,学者们沿宋人之说,都称之为魏正始石经,这本是洪适《隶释》以来的定论。而王照信奉范晔《
一卷。清赵坦撰。坦有《春秋异文笺》,已著录。此书未见别种刊本。观其“札记”之名,疑书中内容本不限于经部,阮元编辑经解时,摘录其说经的内容辑成此书。中间时引程瑶田、丁杰、董丰垣诸人之说,文下间有戚学标、
二卷。元林坤(生卒年不详)撰。林坤字载卿,号诚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官翰林,余事不详。此书卷首有周达卿序,称林坤著书十二种,此其一。余十一种,今不知何书。此书主要抄撮各家笔记小说而成,饾饤割裂,
六卷。附《录金陵杂事诗》一卷。清袁昶(1846-1900)撰。生平见《浙西村人诗初稿》。本集系袁昶官徽宁池太广道时所作;朋侪赠和篇什,间亦附入;后附金陵杂事诗一卷,是时张之洞方署江督,袁昶谒见,唱和遂
一卷。元吾丘衍(1268-1311)撰。吾丘衍字子行,号贞白处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详见《周秦刻石释音》。吾丘衍学问淹通。艺尤精妙,遍读经史百家之书,每有心得,随笔札记。此书即其札记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