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旧本题幻真先生注。幻真先生,其人姓名及生平事迹均不详。胎息,是道家修炼方法之一,意谓修身达此程度,就象胎儿在母腹中不用口鼻而能呼吸一样。此书内容主要是对《老子》一书中“谷神不死”章所作的进一步阐
二卷。明沈周撰,作者生卒年及事迹不详。该书记明初叶杜东原事实。东原,号五坞山人,又号东原耕者、鹿冠道人。曾参与编写《永乐事迹》、《宣宗实录》、《舆地志》等书。此谱原附《石田东原图卷》,顾文彬刊之于《过
一卷。清皮锡瑞(1850-1908)撰。皮锡瑞清末学者,字鹿门,一字麓云,湖南善化(今长沙)人。1890年主湖南龙潭书院讲席,其后移席南昌经训书院。著《师伏堂诗草》、《今文尚书考证》、《尚书中候疏证》
六卷。明孙文胤(生卒年不详)撰。孙文胤,字对薇,又字薇甫,号在公,自称尊生主人,休宁(今属安徽省)人。此书约成于明崇祯九年(1636),有作者自序,叙述自己因病学医,游韬光而幸遇仙师,得异授。作者认为
二卷。明凌濛初撰。凌濛初著有《圣门传诗嫡冢》。此集分国门集一卷,国门乙集一卷。皆为入国门以后所作,故谓之国门。再入再刻,故有乙集。二集并于诗末附杂文数篇。四库编著者谓:“盖屡踬场屋之时,故颇多抑郁无聊
五卷。《续集》五卷。清郑文炳(生卒年不详)编。郑文炳,字慕斯,莆田(今福建)人,约雍正、乾隆年间人。文炳少有志操,探性命之学,作《正学论要》,有孝名。补弟子员,入鳌峰书院,从蔡世远学。两举孝廉,皆不就
七卷。清王藻(生卒年不详)撰,王藻字菽原,南通州(今云南盐津)人。王藻生性豪迈,胸次磊磊,每有所感便发乎诗,故其诗多爽气有逸情。书中有陈奂、杨廷咸丰年间所作序,该集有诗三卷,帖体诗三卷,律诗一卷。其中
十二卷,《逸语》一卷,一本作九卷。明周应宾(生卒年不详)撰。应宾字嘉甫,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累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谥文穆。浙江鄞县人。此书考证九经异文,九经者指《四书》、《五经》。作者收集九经
八卷。明方献夫(?-1544)撰。方献夫,字叔贤,南海(今属广东)人,生年不详。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历吏部员外郎,累迁吏部尚书。著有《西樵遗稿》、《周易传义约说》。方献夫早年曾读书于西樵山,故
四十卷。明诸茂卿(生卒年不详)撰。诸茂卿,字子茂,诸城(今山东省诸城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此书所取,以小说为多,杂糅不伦,又不分门类,引证也往往疏舛。如第二十一卷“吞舟之鱼”一条,说是出自刘向的《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