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卷。宋王偁撰。王偁字季平,眉州人(今四川省眉县),其父王赏绍兴中曾为实录修撰。王偁承袭家学渊源,旁搜九朝事迹,采辑成编。洪迈修四朝国史时,曾奏请进王偁之书。王偁以承议郎知龙州,特授直秘阁。《东
六卷。明葛征奇(?-1645)撰。葛征奇,字无奇,号介龛,浙江海宁人。生卒不详。崇祯元年(1628)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告归遨游湖山间,故其诗颇有闲适之致。集中多及其家姬“是庵者”,系征奇妾李因之字
①四卷首一卷,清许元基纂修。许元基,武进人,曾任荣昌县知县。荣昌县志,创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县令史彰。史氏任县令时,荣昌县十分贫困。县城内,大都是颓房陋屋,县衙也是上漏下淤。史氏奉旨修志,召士民
十卷。清梁维枢著撰,梁维枢,字慎可,真定常山(今河北曲阳)人。生卒年不详。明崇祯间举人,官工部主事。梁维枢为人怡爽轩豁,少年好牧猎,声酒驰逐燕赵之郊,折节读书,官禁林,被党锢,志气不少挫。归所居雕桥庄
一卷、附《四十八局图》一卷。旧本题吴克诚(生卒年不详)撰,其子吴景鸾续成。吴克诚父子之名,史书不载,只有术家相传。吴克诚,传说德兴(今属江西省)人,曾从学于陈抟。其子吴景鸾承其指导传授,于庆历中应荐入
六集,四十八种,附别集十三种。任可澄(1877-1945)等编。任可澄原名文,号志清。光绪年间举人。清末时曾创办学堂、组织宪政预备会等。1911年参与贵州独立,并任军政府枢密副院长,后任观察使、道尹等
一篇。清成蓉镜撰。详见“释饭鬻”。
六卷。清王夫之(详见《周易稗疏》)撰。夫之有《书经稗疏》,其诠释经文,多出新意。而《尚书引义》一书则进一步推衍其说。该书共分五十篇。其注多不拘于经文字句,而常常阐发其意旨,并取后代时事为之纠正。如论《
四卷。《补遗》一卷。宋吴文英(约1212-约1272)撰。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觉翁,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吴文英往来于江浙之间,曾为嗣荣王等显贵的门客。其词字句工丽,音律和谐,与周密齐名,并称“二窗
十二卷。《附录》一卷。宋朱松(1097-1143)撰。朱松字乔年,号韦斋,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朱熹之父。政和八年(1118),同上舍出身。荐除秘书省正字,官至吏部员外郎。因言事忤秦桧,出知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