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月满楼诗别集

月满楼诗别集

八卷。清顾宗泰著。顾宗泰字景岳,号星桥,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官高州知府。工诗文,家有月满楼,著有《月满楼集》。是书凡八卷,大体可分三部分,即咏史诗,宫闱诗和遣怀诗。其中咏史诗包括晋十六国,北齐、五代,南明四部分,大体按成诗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大多以七言为主,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即事拮摭,不为极言激论”,以达到“惩恶扬善,以古鉴今”之目的。第二部分为宫闱诗,目的在于“庶已备考稽助,表得失之林”“以史为鉴”,第三部分遣怀诗,皆是其怀诸师友之诗作。其诗清丽雅淡,感情真挚、委婉动人,系作者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此书最早刊行于嘉庆十二年(1806),现有顾氏《读画斋丛书》本(录入该书)存世。

猜你喜欢

  • 楚辞韵解

    八卷。清邱仰文(1696-1777)撰。邱仰文,字襄周,号省斋,滋阳(今山东兖州)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四川定远知县。著有《省斋自存稿》、《楚辞韵解》。卷首有陆耀序,胡德琳序,作者自序,凡

  • 孟子辨证

    二卷。清谭沄撰。谭沄,湖南湘潭人。官郴州学正。是书首有沄自序,谓《孟子》一书,“先游齐后适梁”者系《史记》之误;以“魏惠成王为有后元年”者为《竹书纪年》之误;以“齐宣王移下十年”者为《资治通鉴》之误。

  • 学圃萱苏

    六卷。明陈耀文编(详见《经典稽疑》条)。此书杂录各书新异之语,不立门目,也无所考订。盖随阅随钞,自备谈资而已。初在陈耀文官陕西时纂此书,因其官署后有双桧,乃题曰《桧林杂志》。待陈耀文归故里后补辑成帙,

  • 世宗宪皇帝圣训

    三十六卷。乾隆五年(1740),乾隆皇帝编,并亲自为此书写了序言刊布。全书共分三十类、九百一十六则,卷帙也极繁富。雍正皇帝在位时期,发展了康熙皇帝所制订的各项制度和政治,使国家进一步繁荣富强,此书主要

  • 泰山述记

    十卷。清宋思仁撰。宋思仁,字汝和。江苏长州人。《泰山述记》乾隆五十五年(1790)刻本,共十卷。分为:卷一,星野图、星野考、泰山图、泰山疆域考、泉源图、岱庙图、汉柏图、唐槐图、飞来柏图、扶桑石图、东岳

  • 台学源流

    七卷。金贲亨(生卒不详)撰。金贲亨,初冒高姓,明正德甲戌(1514年)进士题名碑中的高贲亨即是金贲亨,字汝白,临海(今浙江省临海县)人,官至江西提学副使。《台学源流》之“台”,即台州,该书是叙录台州先

  • 发墨守评

    一卷。清刘逢禄(详见《尚书今古文集解》)撰。东汉著名今文经学家何休曾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三书,尊《公羊传》而排《左传》、《穀梁传》。著名古文经文家郑玄著《发墨守》、《箴膏肓》、《

  • 神僧传

    ①九卷。明成祖朱棣(1360-1424)编著。朱棣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洪武三年(1370)封为燕王。他“智勇善用兵”,在多次率军征讨蒙古的戎马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军事斗争经验。史载他智

  • 长沙药解

    四卷。清黄元御(详见《周易悬象》)撰。此书为黄氏对张机《伤寒论》、《金匮玉函经》二书中所载二百四十四方、一百六十一种药物进行分析编排论述而成。卷一论述甘草、白术、人参等三十余种药物和由之而组成的九十四

  • 一切经音义

    ①二十五卷。唐释玄应撰。玄应是贞观末长安大慈恩寺的翻译僧,卒于贞观以后。《大唐内典录》卷五云:“应博学字书,统通林苑,周涉古今,括究儒释。昔高齐沙门释道慧为《一切经音》,不显名目,但明字类,及至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