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枣阳县志

枣阳县志

①二十四卷。清甘定遇纂修。甘定遇,字见龙,一字跃津,江西奉新人,官枣阳知县。县志可考者,宋淳熙中教授章颖始纂《春陵图经》,明正统中,盛祥复纂《春陵志》,清康熙初知县刘嗣煦又修县志。虽代有成书,现俱不传。乾隆二十四年(1759)甘定遇知县事,设局续辑,历数月,志成。《枣阳县志》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本。全书二十四卷,卷首一卷。分为:卷一沿革,卷二疆域,卷三山川,卷四城池,卷五坊里,卷六水利,卷七积储,卷八公署,卷九学校,卷十典礼,卷十一丁赋,卷十二田赋,卷十三兵防,卷十四风俗,卷十五物产,卷十六古迹,卷十七灾异,卷十八寺观,卷十九陵基,卷二十职官,卷二十一选举,卷二十二人物,卷二十三艺文,卷二十四杂记。此志先是县令黄文瑗曾纂述,功未就而迁去,甘定遇取康熙刘志旧稿,参以黄文瑗新作,补订业成此志,因成书仓促,采葺未周,致多有失。② 十五卷,首一卷。清陈子饬修,高福滂纂。陈子饬字翊思,山东潍县人,举人,官枣阳知县。高福滂,湖北随州人,增生。县志自乾隆二十七年(1762)知县甘定遇修后,县人久不言志事。道光二十七年(1847)熊文凤莅任,倡议修志,不久改官离去,事遂中止。咸丰初,陈子饬知县事,以距乾隆甘志,行将百年,亟修县志。熊文凤修志时,高福滂主纂事,及陈子饬复开志馆,高福滂尚憩田园,乃敦聘,经一年告竣,成志。《枣阳县志》咸丰四年(1854)刻本。全书十五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地舆建置,卷二赋役,卷三学校,卷四礼制,卷五职官,卷六宦绩,卷七选举,卷八卷九人物,卷十至卷十三艺文,卷十四古迹,卷十五兵事祥异。此志之修,适太平军入楚,郡邑惶惶,而陈子饬于兵戈扰攘之中,从容整理,实非他人可及。枣阳故东汉光武中兴之地,此志人物,如帝纪、勋戚、王侯诸传,杂然并列,有不分正史、方志界限之嫌。③ 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张声正修,史策先纂。张声正,字宏甫,湖南善化(今长沙)人,监生,官枣阳知县。史策先字吟舟,本县人,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官监察御史、广平知府。县志自康熙中修后,经乾隆至咸丰,共修三次,多仓促成书。同治间,张声正知县事,延史策先主纂事。史策先以名进士守巨郡,卓有政绩。取前代旧志,参合去取,增以新事,成志。《枣阳县志》同治四年(1865)刻本。全书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子目为:卷一沿革,卷二山川,卷三城池,卷四坛庙,卷五公署,卷六里镇,卷七赋役,卷八学校,卷九典礼,卷十兵防,卷十一风俗,卷十二物产,卷十三古迹,卷十四陵墓,卷十五寺观,卷十六祥异,卷十七军务,卷十八帝纪,卷十九职官,卷二十宦绩,卷二十一选举,卷二十二耆旧,卷二十三孝义,卷二十四忠勇,卷二十五节烈,卷二十六制诰,卷二十七至卷二十九艺文,卷三十志余。此志之修,于史策先乡邦文献,习知之,故详赡明备,江汉间言方志者,皆盛加推许,无愧为良志。

猜你喜欢

  • 读书录

    十一卷,《续读书录》十二卷。明薛瑄(1389-1464)撰。薛瑄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属山西)人。少时从父读《四书》、《五经》。及长,师事魏希文、范汝舟。永乐十九年(1421)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

  • 阴符经

    见《黄帝阴符经》。

  • 鹤滩集

    六卷。明钱福(1461-1504)撰。钱福,字与谦,号鹤滩,华亭(今江苏松江县)人。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福为一时名家,其居所近鹤滩,因以自号,并名其集。福少时既聪颖有悟性,诗

  • 箧衍集

    十二卷。清陈维崧(1625-1682)编。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少补诸生,晚荐博学鸿辞,参与修《明史》。能诗善词,尤以骈文见称。著有《湖海楼诗集》、《迦陵文集》、《迦陵词》、《两晋南北史

  • 果山修道居志

    二卷。清叶鉁(详见《续小学》)撰。果山在浙江嘉兴,叶鉁曾卜居其地,创立“修道居”。此书是叶鉁自为“修道居”修“志”,所以此书名为《果山修道居志》。此书第一卷述其所居以释、道、儒三教合为一堂,后一卷为同

  • 冬余经说

    十二卷。清邵向荣(生卒年不详)撰。向荣字东葵,余姚(今属浙江省)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官镇海县教谕。此书杂释诸经,包括《易》、《书》、《诗》、《春秋》、《周礼》、《礼记》、《论语》、《孟子》。主要是引

  • 影写隶古定尚书残卷

    一卷。本卷始自《尚书·盘庚上》第九,至《尚书·微子》第十七,乃《古文尚书》之第五卷,后有罗振玉《跋》,大概本卷为罗振玉根据敦煌本《隶古定尚书》残本,校以日本所传授的古代抄写本唐开元以前的《古文尚书》而

  • 三礼陈数求义

    三十卷。清林乔荫撰。林乔荫生卒年未详,侯官人,精通礼经。林乔荫因三礼自郑玄之后,注者多家,其间礼器物品的数量、大小、规模(即“数”),往往有未弄清楚处。因之取三礼本文,反复分析,以彼此前后互相参证,三

  • 诗经微言合参

    八卷。明唐汝谔撰。汝谔字士雅,华亭(今属江苏省)人。生卒年不详。天启中以岁贡生官常熟县教谕。汝谔初著《毛诗微言》二十卷,继复删汰赘词,标以今名。自序谓溯源毛、郑,参以《读诗记》及《诗辑》,而所释经文多

  • 笑道论

    一卷。北周甄鸾(生卒年不详)撰。甄鸾,中山(今属河北省境内)人,出身世代官宦人家,自幼饱学、“好内典”。入仕为官,为北周开国功臣,有“开国伯臣”之称。北周佛教昌盛,不仅佛道两家多有争执,而且,由于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