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楝亭五种

楝亭五种

六十五卷。清曹寅(1658-1712)编。曹寅字子清,一字楝亭,号荔轩。祖籍蒙古汉军正白旗,原籍丰润(今属河北),世居沈阳。官江宁织造通政史,并视两准盐政。因其父尝于家门外种植楝树数株,绿荫可爱,便建一小亭,名为“楝亭”。用作藏书赏画之处。曹寅从政之余以校勘购书为乐,往来于书肆问,所藏之书以宋元版本较多。与朱彝尊交往甚密,曝书亭之书,曹寅皆抄有副本。如《宋朝通鉴长编记事本末》、《太平寰宇记》、《三朝北盟会编》、《崇祯长编》等,皆为手抄。刻有《楝亭藏十二种》。又收集古今文字音韵学之书《玉篇》、《广韵》、《类编》、《集韵》、《礼部韵略》等刊刻行世,名曰《楝亭五种》。南朝顾野王著《玉篇》,体例仿《说文》部首次序,以义相聚,分五百二十四部,解说详备。宋陈彭年、丘雍等奉敕撰《重修广韵》,增广隋陆法言的《切韵》而成,收字二万六千一百九十四个,引征内容不仅出自经史子集,还兼采小说、杂记等,为研究中古音的重要依据。至景祐四年(1037年)太常博士宋祁认为陈彭年所定《广韵》多用旧文,繁略失当,因诏刑部郎中知制诰丁度、礼部员外郎知制诰李淑等依例刊修《广韵》而成《集韵》,改并《广韵》独用韵为同用的有十三处,收字五万三千五百二十五个,较《广韵》多出二万余字。并罗列很多重文异体字。文字训义,以许慎《说文》为本,注音用反切,有胜《广韵》之处。《礼部韵略》为景德时所修《韵略》的修定本。是当时科举取仕所用的官韵范本。该书收字九千五百九十个,韵部分合与《集韵》相同。此书的作用在音不在义,因此字义训释极为简略。《礼部韵略》原本不存,所见均为后人修定本。《类篇》旧题为司马光撰,此书在每个部首之前先排列《说文》对这个部首的诠释,然后再对本部中的文字加以解说。它象《玉篇》一样,以音义为重,并不逐字分析形体结构。从全书看,《类篇》作者态度慎重,说解不标新立异,自己不能解释的也不强作解释。《楝亭五种》目录:梁顾野王《玉篇》三十卷、宋陈彭年《重修广韵》、宋司马光《类篇》十五卷、宋丁度《集韵》十卷,宋丁度《礼部韵略》附《释文互注》五卷。有清康熙间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射义新书

    二卷。明程道生撰。程道生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此书上卷杂引《礼记》、《周礼》及各种子史书中言射之事,摘录故实,并无发明。下卷则专言射诀,所引只有《武编》、《纪效新书》、《武经节要》

  • 晏子春秋音义

    二卷。清孙星衍(详见《周易集解》)撰。孙氏先据明沈启南、吴怀保两本校定《晏子春秋》,又合《韩诗外传》、《说苑》、《新序》、《艺文类聚》、《太平御览》诸书,推求审证字音字义,撰成此书,此书附于孙氏所校《

  • 湘行记

    一卷。清彭而述撰。彭而述,详见《桂阳石洞记》。康熙五十八年(1719),彭而述莅临湖南提学,由长沙至衡州湘江,共历五个月。此记专纪沿途见闻,故以湘行为名。该记辨潇湘流域至严且晰,记沿江风景,两岸山势,

  • 巢氏病源

    见《巢氏诸病源候总论》。

  • 文瑞楼藏书目录

    十二卷。清金檀编。金檀(约1660-1730),字星轺,以字行,桐乡(今浙江嘉兴地区)人,后迁居江苏吴门桃花坞,目录学家。自幼好书,犹嗜古籍,于书无不搜求。晚年藏书益多,建“文瑞楼”以贮之,编有《文瑞

  • 阙子

    一卷。周阙子(生卒年不详)撰。关于《阙子》的撰者名字、里爵已不可考。清人马国翰认为其六国时人。应劭《风俗通义》曰:“阙,姓也,承阙党童子之后。有阙子著书。”《汉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阙子》一篇。”

  • 诵诗楼诗钞

    一卷。清许瑞云撰。许瑞云,生卒年不详,字四娟,江苏金山(今属上海)人。唐天溥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道光二十二年(1850)刊本。书前有杨秉杷的序言,及作者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自己所作序言,书末有

  • 高苑县志

    八卷。清宋弼纂修。宋弼字采臣,江南华亭人(今上海松江县),拔贡出身,康熙六年(1667)任高苑县知县。《高苑县志》,创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葛臣,再修于万历年间冯文盛,此志为三修。康熙十二年,宋

  • 释名校议

    一卷。清吴翊寅撰。翊寅阳湖(今江苏武进县)人。是书据毕沅本及顾广圻校本,剖析源流,比较异同,并参校群书所引《释名》逸文,评论得失,辨正今本讹误。有光绪年间广雅书局刊本。

  • 医门棒喝初编 二编伤寒论本旨

    《医门棒喝初编》四卷,《二编伤寒论本旨》九卷。清章楠《生卒年不详》撰。章楠字虚谷,会稽(今属浙江)人。因幼年多病而钻研医学,博览群书,取众家之长,颇受《叶天士医案》影响。曾到广东、河北等地求医。《医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