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毛诗乐府

毛诗乐府

一卷。清梁绳武(生卒年未详)校订。此书题目后题无名氏编,剑叟谱正,次题门人梁绳武校订。其前载小引云:“客有持《毛诗乐府》者,编次一目了然。但作者不知谱,遂觉格于喉而不可歌。因就其义,按谱而填以词,意恐亵经,不敢录,继而思之,诗原以声教人,古声今不可考,以今声出之,似亦有意,及一按拍,而悠扬之外美刺宛然。知声者自有会心,或亦可以翼经耳。”末署剑叟自识。据此知此编乃剑叟改定无名氏之作。唯剑叟亦不知何人。按此编与乔中和父子著书八种及云石会传奇汇刻而无总名。诸书版刻形式不能一律,其雕版不同时,且亦不同地,然所刻十一种中八种为乔氏父子所著,则此署剑叟者,纵非乔氏父子,当亦同时之人与有关联者。其书以南北曲述诗经,共七套。第一套所咏自邶风至王风。第二套自郑风至唐风。第三套自秦风至豳风。第四套第五套为小雅。第六套为大雅。第七套为周、鲁、商三颂,唯二南无曲,不知何故。所咏但联贯篇名,于诗义无所发挥。且有二国之诗同在一调,一国之诗割隶二调者,限断不分,自相混淆。论其制作不过《诗经》之歌诀而已。其序竟云可以翼诗,恐为妄言。有清初刊本。

猜你喜欢

  • 一琴一鹤轩诗草

    二卷。清高凤阁(?-1844)撰。高凤阁,字佩文,号友兰,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高崇文之长女,叶文谦之妻,清代画家、诗人。此书有道光间刊本,年代不详。

  • 朝野遗记

    一卷。撰者不详。其它书目不载,惟《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存目。此书载宋朝南渡后杂事。漏洞较多,如称宋宁宗为今上,而又有宗宁字,又称宋理宗为今东宫,不伦不类,大约是杂采宋时其它小说而成。《四库全书

  • 春秋三传驳语

    十卷。清毛士(详见《春秋三子传》)撰。自唐人陆淳述啖助、赵匡两家攻驳《春秋》三传之言,作《春秋集传辨疑》,一字一句,有意求暇,《春秋》学研究发生了很大转折,“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始终”(韩愈《赠

  • 秋叶轩诗

    四卷。清张琳(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张琳,字佩嘉,一字玉田。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本集为康熙年间其友赵炎所选定。集中诗近体多于古体,而七言律诗又多于其他各体。《四库全书总目》评称,其诗大都圆熟流利

  • 同人传

    四卷。清陈祥裔(生卒年不详)撰。陈祥裔著有《蜀都碎事》。本书采自秦汉至元明,凡同姓名者编辑成册。书末又附父子同名字者数人。采摭颇详,取舍亦十分慎重。如《太平广记》中,再生之王翰,与唐朝诗人之王翰相同。

  • 天香阁诗集

    十卷。清唐之凤(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唐之凤字武曾,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均不详。之凤其诗多反映愁苦之音,拟古诸作,颇具体格,然未有变化。集后附《碎玉合编》二卷,一题唐云祯予霖著,一题唐德远

  • 东谷随笔

    见《东谷所见》。

  • 倚红楼诗草

    一卷。清潘淑正撰。潘淑正,生卒年不详,字云仙,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潘鹤龄之女,上虞连芳之妻。此书有光绪十七年(1891)枕湖楼藏版刊本。书前有俞樾所作序言,书后有潘淑正之子连葆谦所作的跋语,共收四十

  • 满蒙合壁三字经注解

    二卷。此书为满语、蒙古语、汉语三种文字《三字经》对照本。满语在先,其次为蒙古语,最后是汉语。原汉本为宋王应麟撰,王相注释,雍正末,满州教习陶格译成满文;此书蒙古本为英俊所译成。有道光年间坊刻本。

  • 菇中随笔

    三卷。明末清初顾炎武(见《日知录》)撰。炎武一生好学,遇有学术治道,皆“细书札记,述往俟来”。《菇中随笔》系其读书心得,随时提笔记载而成,何焯题序称“其用意岂止博闻强记,蕲胜于不说学者哉”。文中多琐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