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十卷,首一卷,清魏鈊等修,郑长瑞等纂。魏鈊,字容齐,山东东阿人,举人出身,乾隆九年(1744)任安仁县知县。此志于乾隆十五年(1750)十月魏鈊设局始修,至乾隆十六年(1751)十一月书成刻印。此志
一卷。清王闿运(1832-1916)撰。王闿运字壬秋,又字壬义,号湘绮,湖南湘潭人。自幼刻苦攻读,熟悉儒家经典。年轻时即用心著述,与邓辅纶等结兰陵词社,号“湘中五子”。咸丰三年(1853)举人。受山东
一卷。《诗文补钞》一卷。《李氏遗书》一卷,《附录》一卷。清李光圻(约为光绪间人)撰。李光圻,字晴峰,号龙川,江苏省仪征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有刘大绅记二则,记云:“《龙川先生诗钞》本,乃其先师黄归郡、蒋
四卷。清黄元御(详见《周易悬象》)撰。此书为黄氏对张机《伤寒论》、《金匮玉函经》二书中所载二百四十四方、一百六十一种药物进行分析编排论述而成。卷一论述甘草、白术、人参等三十余种药物和由之而组成的九十四
七卷。金贲亨(生卒不详)撰。金贲亨,初冒高姓,明正德甲戌(1514年)进士题名碑中的高贲亨即是金贲亨,字汝白,临海(今浙江省临海县)人,官至江西提学副使。《台学源流》之“台”,即台州,该书是叙录台州先
一卷。清江有诰撰。有诰生平见“音学十书”。陆氏《切韵》以入声配阳声;顾氏治古音则以入声改配阴声;江永主张数韵共一入,入声兼配阴阳。有诰谓平上去入各部相承,其字之偏旁谐声无不吻合,此部之入,他部不容假借
二十卷。不著撰者姓名。观其书中风雨类引《蠡海集》、此书为明人王逵撰。又于鸟类引《埤雅广要》,此书为明人牛衷撰。可见本书似为明人所撰。书转抄而成,又不详其出典。如开卷“蔚兰天”一条,乃陆游《老学庵笔记》
一卷。清王铎、刘玦书。李化熙嘱刘光飏摹刻于清顺治己丑年(1649)。李化熙,字玉弦,生平不详。该帖中有李氏自题语,述及帖牍形成经过。该帖所收诗帖以王铎为主,刘玦尺牍仅五种,权作王氏附属。本帖镌刻精美,
二卷。明杜桓编。杜桓字宗表,安徽州(今歙县)人。生平履迹待考。是编刊于宣德四年(1429)。以柳贯、黄溍皆其乡人,因采贯延祐七年(1320)以国子监助教分教上都诗三十二首,至治三年(1323)考试进士
一卷。清林昌彝(详见《左传杜注勘讹》)撰。昌彝字惠常,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治《三礼》,兼治《春秋》三传。该书对《春秋》三传文辞互异之处进行条举,又博考众说,参以己见,断其是非。作者用力较勤,持论也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