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洞麓堂集

洞麓堂集

十卷。明尹台(约1551年前后在世。)撰。尹台,字崇基,号旧山,永新(今属江西省)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授编修,严嵩欲与为婚,竟不允,出为南京祭酒,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著有《洞麓堂集》。是集为明抄本,凡十卷。文六卷,诗四卷。前有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邹元标序。据《千顷堂书目》和《明史·艺文志》记载,《洞麓堂集》为三十八卷。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怀疑是合奏议及其他著作统计之数。其实,三十八卷本亦有刻本存世。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黄承玄刻本即是三十八卷本。《洞麓堂集》亦称《洞山集》据邹元标序称,“距尹台家里许,有奇洞,峰峦卓诡,遂以名堂,亦名其稿,然则洞山其号,洞麓则其堂名,实一集也。”今观是集,其诗数百首,力推唐雅;其文则出入汉宋,阐释各理,不屑绮语,虽乡曲之词,亦皆溢美。有明万历年间刻本存世。

猜你喜欢

  • 金堂县志

    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谢惟杰纂修。谢惟杰,字兼之,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曾任金堂县知县长达十年之久。谢维杰任知县后,见志久失修,遂博稽故籍,网罗旧闻、汇集成志书一部。《金堂县志》嘉庆十六年(1811)刻

  • 增辑清平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陈钜前、傅秉鉴修,张敬承纂。陈钜前,福建闽侯(今属福州)人,进士出身,光绪三十一年(1905)任清平知县,宣统二年(1910)复任。傅秉鉴字蘅唐,邑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由

  • 小岘山人集

    三十七卷。清秦瀛(1688-1767)撰。秦瀛,字凌沧,一字小岘。江苏无锡人,乾隆四十一年举人。授内阁中书,累迁至刑部侍郎。是集有诗集二十八卷,文集六卷,续集二卷,补续一卷。秦瀛系北宋词人秦少游后裔,

  • 说卦传辑注

    一卷。清李兆元撰。兆元字瀛客,号勺洋,山东莱州市人,乾隆举人,著有《十二笔舫杂录》、《渔洋秋柳诗笺》、《律诗拗体》、《苏李诗注》、《太白诗注》、《十九首诗注》等。《说卦传辑注》取《周易》中《说卦》一篇

  • 三传经文辨异

    四卷。清焦廷琥(1783-?)撰。廷琥一名琥,字虎玉,江都(今江苏江都)人,循子,廪生。能读书,传父学,著有《尚书申孔篇》、《读书小记》、《蜜梅花馆诗文录》、《因柳阁词钞》等。《三传经文辨异》用古人以

  • 梦厂杂著

    十卷。清俞蛟撰。俞蛟字青源,号梦厂,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乾隆、嘉庆间在世。该书为笔记小说,前载嘉庆六年(1801)自序云:自弱冠来漫游四方,“固摭见闻登简帙”,集成该书。书分类编次,有“

  • 说文理董后编

    六卷。清吴颖芳(1702-1781)撰。颖芳字西林,自号临江乡人,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隐居不仕,专攻小学。著有《说文理董》、《文字原流》、《金石文释》、《音韵讨论》等。此《说文理董》或谓四十卷(见汪

  • 式古堂书画汇考

    六十卷。清卞永誉(1645-1712)撰。卞永誉字令之,号仙客。镶红旗汉军,一作正白旗。官刑部右侍郎。工画能书,精于鉴赏。朱彝尊论画诗曾有“妙鉴谁能别苗发,一时难得两中丞”之句。当时卞永誉与宋荦皆精于

  • 黎城县续志

    四卷。清郑灏等修,杨恩树纂。郑灏,河北大兴县(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出身廪贡生,同治十三年(1874)任黎城县知县。按黎城在隋时,与潞城同立为县,自明中叶,县人靳惟精始辑为志。历百余年至康熙二十一年,重

  • 夏小正小笺

    四类。清王贞(生卒年不详)撰。王贞,字彦明,别号月池主人,安徽婺源人。书首有自序,略言:“先民有言,《夏小正》即孔子得夏时于杞之书,汉太傅戴氏尝为之传,合而订为礼书。隋唐以降,有别自为卷行世者。宋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