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游行外国传

游行外国传

一卷。晋释智猛撰。《隋书·经籍志》今已佚。梁《高僧传》卷三有释智猛传,载晋元兴三年(404),智猛招集(共十五名)出家修人,从长安出发,出阳关,西入流沙,径鄯善、龟兹、于阗等国,在登葱岭时九人退回,至波伦国,同伴竺道嵩又复无常,仅余四人与其共度雪山渡、辛头河至①宾国、奇沙国,向西南行进至迦维罗卫国、华氏国、阿育王旧都,取《大泥洹》、《僧祇律》等梵本。于宋元嘉元年(424)回国。同行三伴沿途变化无常,唯有智猛与昙纂返回国。自出发到印度,前后历二十一年方归。归国仍循旧道至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小住。于凉州撰《出泥洹经》一部。元嘉十四年(437)至建业(今南京市),同年入蜀,十六年复返建业,七月七日于钟山定林寺撰《游行外国传》,元嘉末年卒于成都。龟兹为西北域大国,汉魏以降,国颇繁荣,《晋书·龟兹传》称,其王宫壮丽,犹如神仙居住之地。智猛游历西域各国,途径龟兹时,距吕光伐西域不及三十年。东晋太元七年(382),吕光自西域反叛,以二万余头牲口、珍宝及奇技异戏之类赠外国。龟兹宫室仍存未遭毁,智猛游此,仍见故纪:龟兹国高楼层阁,金银雕饰。足证晋书记载。是书关于西域史事多所纪述,可惜唐宋已佚,现仅存寥寥数条。

猜你喜欢

  • 南华本义

    二卷。清林仲懿(生卒年与事迹均不详)撰。清人以各家之说解《庄子》者屡见不鲜,而以《庄子》附会他说者,也大有其人。林仲懿作《南华本义》,只注《庄子》内七篇,其语言多附会易理、阴阳。例如,其释《逍遥游》,

  • 来苏吴氏原泉诗集

    八卷。明吴宗周编。吴宗周,字子旦,号石冈,宣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临江知府。本书辑其先世以来之诗,始宋迄明。书中编者自序称,以先人之作为内集,外人所赠为外集,附以

  • 鲁斋述得

    一卷。清丁传(1722-1799)撰。丁传字希曾,号鲁斋,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诸生。是书皆丁传读书考证之文,共三篇。首篇《朔南暨解》论朔南之地理位置;中篇《夏琏商瑚周簠簋名义图考》,琏、瑚、簋簋乃

  • 尚书演义

    见《融堂书解》。

  • 诗经绎

    二卷。明邓元锡(生卒年不详)撰。邓元锡字汝极,号潜谷。南城(今河南孟县)人。为学渊源于王守仁而不尽宗其说,著有《五经绎》、《三礼编绎》、《函史》、《明书》、《潜学稿》等。该书不录《诗经》原文,只就篇义

  • 书古文训

    十六卷。宋薛季宣(1125~1173)撰。一说季宣生于1134年。季宣字士龙,又作士隆,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宋人多称薛常州。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人。宋代著名学者,薛徽言之子。年十七,即从荆南帅辟

  • 惠迪丛书

    四种,八卷。明施沛编。施沛字华亭,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丛书汇辑教人修身立行之书,故名《惠迪》,“迪”为启迪之义。收书共四种八卷:《世范》二卷,宋袁采撰;《家范》二卷,宋司马光撰;《厚德录》二卷,宋李元

  • 烟波渔隐词

    二卷。宋宋伯仁(约1235前后在世)撰。宋伯仁生平详见《西塍集》辞目。是集凡二卷。所收之词,尽作于淳祐元年(1241)。其词牌皆〔水调歌头〕,以咏吕望、范蠡、陶潜诸人。又有潇湘八景、春雪四时景,亦各系

  • 瀛奎律髓

    四十九卷。元方回(1227-1306)撰。方回生平详见《续古今考》辞目。是书选唐、宋两代之诗,分四十九类,所录皆五、七言近体,故名律髓。自序称“取十八学士,登瀛洲,五星聚奎之义”故曰瀛奎。其大旨为排斥

  • 毛诗述义

    一卷。隋刘炫撰,清马国翰辑。刘炫字光伯,河间景城(今河北沧州)人。生卒年不详。《隋书》及《北史》本传皆载牛弘曾在大业初年引炫修律历并纳言杨达举炫博学有文章,遂得以除太学博士,后以品卑去任。还家不久因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