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湖广总志

湖广总志

①九十八卷,徐学谟纂修。徐学谟,字叔明,嘉定人,嘉靖二十九年(1540)进士,曾巡抚湖广左右两藩,官至礼部尚书。著有《春秋亿》、《世庙识余录》。徐学谟巡抚湖广期间,广征博采,遂成此书。万历十九年(1591)刻印。此志上无总纲,下无子目,体例简括。内容较嘉靖元年《湖广总志》增逾倍,不愧为明代总记两湖最完备之书。②八十卷,图考一卷,清徐国相等修,宫梦仁等纂。徐国相,辽东广宁(今辽宁北镇县)人,官湖广总督。考湖广总志,自万历十九年(1591)左布政使徐学谟据何迁、魏裳两志草荟成编。当时湖广兼湖北湖南两省,故合为一志。康熙三年(1664)分为两省。康熙二十三年(1684),徐国相修辑通志,仍用湖广之名,兼载两省之旧,沿前制未改。康熙二十三年(1684)刻印。卷首图考,内容为:建置沿革、星野、疆域、山川、风俗、城池、兵防、堤防、封建、户口、田赋、物产、职官、公署、学校、选举、祠祀、陵墓、古迹、帝王、名宦、人物、孝义、列女、隐递、流寓、方技、仙释、艺文、杂辩、备遗三十类。万历志分为二十志二表,此志不以志名,其建置沿革疆域山川,万历志俱包括方舆志中。帝王一门,万历志作国纪志。堤防一门,万历志作水利志。古迹万历志中无专类。万历志中田土志徭役志,此志也无专类。人物孝义等目,万历志作献征志。仙释万历志作仙籍志、禅宗志。此志虽承万历志之后,但其体例互异。布政使王定国序称:是志本魏裳旧志,参以纪传杂录诸书,增本朝四十余年之近事。其凡例,兵防备遗等门,仿河南陕西两省志。魏裳旧志,今已不传。当时河南陕西两省志,业已成书,各省修志,大都以此两省志为准则,也是该志所本。此志修志姓氏,陈肇昌、胡在恪、杨柱朝,他志通作纂修,此作讨论,名异实同。楚地辽阔,闻见难历,此志虽属合编,而湖北湖南各任分修,修志设局于武昌,故湘事采访未周,所载不及湖北详。

猜你喜欢

  • 说苑拾补

    不分卷。清卢文弨撰。是书为群书拾补之第二十三种。其校《说苑》,取宋本、元本、明楚府本,及孙志祖校订本,以校程荣本,正字大书,注其讹字于下。参用经、子、史注、类书,辑录佚篇于后,并与其所校《新序》相同,

  • 秦淮画舫录

    二卷。清捧花生撰。捧花生,金陵(今南京市)人。原名车持谦,字秋龄,号子尊,别号捧花生。鼎贵的曾孙,博洽稽古,擅长史学。其所作《秦淮画舫录》。文称《金陵词钞》,载侯青甫、欧阳岳庵题词。此录共2卷,上卷为

  • 夏小正戴氏传

    四卷。宋傅崧卿(生卒年不详)撰。崧卿字子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擢甲科,累官给事中,考功员外郎。《夏小正》本为《大戴礼记》篇目,从《隋书·经籍志》开始,《夏小正》别出一卷于《大戴礼记》之外,并注为戴

  • 南华通

    七卷。清孙嘉淦(详见《春秋义》)撰。清代学者注解《庄子》,可谓风格不一,旨趣不同。孙嘉淦取《庄子》内七篇,经时兴文法评释《庄子》而成此书。使此书起承转合,提掇呼应,一一容易知晓,书中也颇以儒理文饰其说

  • 乐山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龚传黻纂修。龚传黻,曾任乐山县知县。龚氏以名进士由铨曹改官斯土。甫下车,修废举坠,舆论翕然,然其常以县无志为憾。后不久,大府修省志檄各属皆以志往。龚氏遂于公余手纂一编,勤谘博访,不数月

  • 六经正名

    不分卷,附答问五篇。清龚自珍(详见《泰誓答问》)撰。本书写成于自珍四十二岁时。全书大义,宗刘向《七略》及班固《艺文志》之说,把经部分为经、传记、群书。“经”,指的是《易》、《书》、《诗》、《礼》、《乐

  • 童山诗音说

    四卷。清李调元(生卒年不详)撰。调元字羹堂,一字赞庵,号鹤州,又号雨村、墨庄、醒园,晚年号童山蠢翁,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罗江一带)人。少而好学,于经史百家及稗官野乘,无不观览,且好著书,群经、小学,

  • 说文声系

    十四卷。清姚文田撰。参见《说文校议》。此书本《说文》谐声之字以求声音之原。姚氏认为段玉载《六书音均表》多言合韵,而里巷歌谣天籁自发,音谐则用,讵识部居?故合韵之说不可用也;孔广森《诗声类》又创为对转之

  • 四书億

    二卷。清李仲昭撰。仲昭字天隐,浙江仙居(今浙江仙居)人。是书首有自序,分上下卷,上卷《论语》,下卷《大学》、《中庸》、《孟子》。以“億”为名,仿前人“老子億”,大旨好创新解,而说《论语》最详,所说大都

  • 辽史拾遗

    二十四卷。清厉鹗(1692-1752)撰。鹗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康熙举人。博览群书,留心金石碑刻,精于宋、辽史实。所著尚有《宋诗纪事》。《辽史拾遗》成书于乾隆八年(1743)。仿裴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