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满汉合璧佛说阿弥陀经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三种同卷

满汉合璧佛说阿弥陀经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三种同卷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鸠摩罗什(343-413),汉语意译为“童寿”,略称罗什或什,龟兹人。原本为印度婆罗门族,生于龟兹,随母七岁出家,十二岁即在龟兹升座讲《转法轮经》。才智过人,明大乘佛学。五十八岁时(402)被姚兴迎请入长安(今西安),礼以“国师”。并于同年,应姚兴之请,住逍遥园西明阁,从事译经历十一年,至弘始十五年(413)卒。所译出经论三百余卷,第一次系统介绍了大乘性空缘起学,运用达意法,“自信诸译所传非谬,可供后世流通”。并带出一大批教界高僧,罗什门人号称三千,后世有“四杰”、“八俊”、“十哲”之称。罗什于中国文化贡献颇大,与真谛、玄奘、不空(另一说为与真谛、玄奘、义净)并称为中国“四大译经家”。鸠摩罗什所译《佛说阿弥陀经》、《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主要内容分别是:1.《佛说阿弥陀经》、简称《阿尼陀经》,是叙说阿尼陀佛净土功德庄严而劝念佛往生的经典,是佛无问自说的经、净、土三经之一。主要略说西方净土,依正庄严。令人执持阿弥陀佛名号,一心不染不乱,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共有三种汉文译本,即鸠摩罗什译本;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本,今佚;唐玄奘译本。满文译本不知出自何人之手,书成于清乾隆中叶以后。2.《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简称“往生咒”,原附于阿弥陀经不思神力传,计五十九字,一十五句。主要内容是叙龙树菩萨梦中感此咒,耶舍三藏诵此咒,天平寺秀法师口授此咒,言人能诵此咒,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日夜保护,无令怨家而得其便,现世常得安隐。临命终了时,可任运往生,免苦、轮回受灾难。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旧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罗什译本。亦称《心经》。所旨义理在于发挥菩萨三三昧相应行中以空相应为第一,行空相应的菩萨即不坠二乘,而可严净佛土,成就有情,疾得无上正等正觉。依此义,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为空相应行,进而说由空无所得为方便,遣五蕴执,契证实相。全经结构是,一先明能观智,即深般若;二辨所观境,先以得涅槃果,次得菩提果。阐明诸佛皆依深般若观慧相应无所得实相,而得一切智智之义。明般若一出,可除世间一切苦。经未尊重赞叹般若波罗蜜多,以为大神咒,大明咒等。此经译本很多,既有汉、满、蒙藏文译本,亦有英、日文本。现《佛说阿尼陀经》常见版本是大藏本。《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常见于《龙藏》贞字函。“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常见于《龙藏》翔字函。

猜你喜欢

  • 论语梁武帝注

    一卷。梁武帝(464-549)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梁武帝即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省常州市)人。武帝著录有《周易大义》。史志并无记载武帝注《论语》之事。《释文》引有二节

  • 愿学堂集

    二十卷。清周灿(约1673前后在世)撰。周灿,字维林,号星公,陕西临潼人,生卒年不详。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至南康府知府。著有《愿学堂集》。是集为周灿诗文集。凡二十卷,文十八卷、诗二卷,并附《

  • 孟子章指

    二卷。汉赵岐(约108-201)撰。岐字邠卿,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经学家、画家。著有《孟子章句》。岐注《孟子》,每章之后,各附以说,标为章指。题辞说,所作《章句》,具载本文,章别其指,分

  • 菜山堂集

    八卷。《遗稿》五卷。清章金牧(约1671前后在世)撰。章金牧,字云李,号菜山,归安(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不详。博闻强记,工诗文,顺治时拔贡,官柏乡县知县。著有《菜山堂集》。是集凡八卷,《遗稿》五卷。

  • 沧浪诗话

    一卷。宋严羽(详见《诗集》)撰。此书或称《沧浪吟卷》,为闽中刊本,以诗话置诗集之前,为第一卷。袭其诗集之名,实非本名也。首为《诗辨》,依次为《诗体》、《诗法》、《诗评》、《诗证》,凡五门,末附《与吴景

  • 洞天清录

    一卷。宋赵希鹄(生卒年不详)撰。赵希鹄,开封(今属河南)人。生平事迹不详。据《宋史·世系表》可知其为宋太祖赵匡胤后人。此书所论皆鉴别古器之事,分古琴辨三十二条,古砚辨十二条,古钟鼎彝器辨二十条,怪石辨

  • 乐典

    三十六卷。明黄佐(1488-1566)撰。黄佐字才伯,香山(今广东中山)人。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少詹子。其学说以程、朱为宗,后人称他为甘泉先生。是书自第一至第十二卷为《乐均》,自第十三至第二十一卷为《乐

  • 碧山乐府

    五卷。明王九思(1468-1551)撰。九思字敬夫,号渼陂,陕西鄠县(今户县)人。弘治九年(1497)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九思酷好音律,曾倾资购乐工,学琵琶,得其神解。与李梦阳、何景明等齐名,后人

  • 绣珠轩诗

    一卷。清郭漱玉撰。郭漱玉,生卒年不详,字六芳,号琼泉,湖南湘谭人,鄠县知县郭汪灿之女,衡山诸生罗亨鼎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是《湘谭郭氏闺秀集》其中之一。书前有郭润玉所作序言,共收诗一百二十首。有道光十七

  • 叙天斋讲义

    四卷。清代窦文炳撰。窦文炳字质民,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全书是一部儒学讲义类小册子,卷一是“统一图说”,卷二为“学约”,卷三为“《中庸》撮总”,卷四为“礼乐绪言”。书中论述较为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