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元甘复(生卒年不详)撰。复,字克敬。余干(今属江西)人。甘复生当元季,元亡后遁迹以终。著作散佚,仅存手墨于同里赵石蒲家。包括文数十篇,诗十余首。明成化中,石蒲孙琥编定刊行。附有琥跋。此集篇幅不多
十八卷。明赵仲全(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撰。由其子赵健校补。赵仲全字梅峰,泾县(今属安徽)人。赵健字行吾,万历进士,官至通政司使。此书为任太仆寺卿时所作,标题称“后学管窥不肖男”。书前列《河》、《洛》诸图
六卷。不著刻者姓名。该帖为元代大德年间刻帖。据卷首尾之文字,可知此帖假托为宋代最著名官帖《绛帖》的重摹本而刻,但该帖所载诸帖皆取于宋淳化刻帖,卷数与《绛帖》亦不符,且各卷之文字内容不相关联、次序错乱,
一卷。清俞樾(1821-1907)撰。俞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俞樾是清末著名学者,治经、子、小学、宗法王念孙父子,大要在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并分析其
二十二卷。唐陆贽(754-805)撰。陆贽字敬舆,唐代诗文家。嘉兴(今属浙江)人。十八岁进士及第,又登博学宏词制科。授华州郑县尉、后授渭南尉、迁监察御史。唐德宗时召为翰林学士,转祠部员外郎。后转为中书
二十四卷,附录二卷,目录二卷。朝鲜朴圣源撰。朴圣源字士修,又字广岩,号谦斋,密阳人,生卒年未详。朴圣源是朝鲜近代著名学者,一生著述甚丰,有《敦孝录》、《谦斋集》等书行世。《礼疑类辑》一书将李惟哲《四礼
一卷。明张献翼(?-1601)撰。张献翼,字幼于,一名米文,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张凤翼之弟。嘉靖中为国子监生,与其兄凤翼,燕翼并有格,人称“三张”。著有《读易纪闻》等。是集乃其自录早岁所作,于《文起
六卷。英国韦尔司(生卒年不详)撰,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口译,无锡徐寿(1818-1884)笔述。徐寿是我国近代化学先驱者之一,具有广博的知识,并注重实验。为了研究光学,他把水晶图章磨成三棱镜进
无卷数。清徐养原撰。此书是作者的札记、考订之类的著述。所考书籍主要有《字说》、《明堂说》、《井田议》、《黑水考》、《朝鲜疆域考》、《孔子生年月考》、《孟蜀石经考》、《校淮南子》、《注五代史记例》、《御
一卷。近人杭辛斋撰。杭氏同乡沈善登曾著《需时眇言》十卷,论述《周易》之中的象、数、筮,进而阐明《易》之大旨。杭氏以为此书虽精严详密,但叙述过于繁复,使读者很难看懂。故节录其《原筮》一篇中的观点及揲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