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留留青

留留青

六卷。明徐懋升(生卒年不详)撰。徐懋升,字玄举,钱塘(今浙江省杭县)人。徐懋升因田艺衡所作之《留青日札》,颇为驳杂,于是对其进行删节,去其繁芜,仅存六卷,因名之曰《留留青》。书前有乔时敏所著的《田子艺(即艺衡)小传》,其末尾说:“予令仁和,入觐,携先生所著《留青日札》,舆中手为校订,删厥繁芜,择其韵可入诗,雅堪佐谑者若干则,录之管城,行付杀青,有涉书而行其意者,知子艺所留者书,所以留者非书也。……子艺有女玉燕,博洽能文,子艺卧沉疴十余年,喃喃口授,玉燕演其意为文词,烂焉可述。子艺倩徐玄举懋升,风雅不愧妇翁,再为留青以留之,予非敢删留青,留留青其可也。”但是此书不是一个很好的节本,如《留青日札》卷二十三“刺纸”条说:“刺纸皆小民之皮肤,白者其骨髓,红者其膏血。”又卷二十六“开门七件事”条说:“饥荒之年,甚至于掘草根、剥树皮以度朝夕,几何而不饿莩填沟壑也?”像这样同情人民疾苦的词句全被删掉,卷目次序,也有颠倒,把一部完整的书,变成了明末坊间獭祭之本,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其最高的价值,不过可备名物的检查,或茶余酒后,作为消遣的读物,也正如序中所说:“韵可入诗,雅堪佐谑”,已经是去其原书的精华,而存其糟粕了。但是,《留青日札》流传不广,有此一书,尚可以见其梗概。此书卷六有关于宋、明陶瓷的记载,叙述颇为明晰,所以后人研究陶瓷的多有所采引。又卷二有关于点选秀女的虐政的记载:“隆庆二年正月初八、九日,民间讹言朝廷点选秀女,一富家偶雇一锡工,在家造镴器,至夜半,有女不得其配,又不敢出门择人,乃呼锡工曰:‘急起!急起!可成亲也。’锡工睡梦中,茫然无知,及起而摹搓两眼,则堂前灯烛辉煌,主翁之女已艳妆待聘矣。”选秀女诚为明代的苛政,这里记载的虽不很详尽,但对研究明代社会史的人来说却不失为有用的资料。有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刻本。

猜你喜欢

  • 鸣鹤堂文集

    十卷。清任元祥(约1661年前后在世,生卒不详)撰。任元祥字王谷,后更名源祥,自号善卷子,学者称息斋先生。阳羡(今江苏宜兴)人。明末诸生。入清则绝意仕进,以布衣终老。任元祥与陈维崧、侯方域及魏禧为文友

  • 衡门集

    十五卷。明郑履淳(约1578前后在世),编,其子郑心材(约1590前后在世)续成。郑履淳,字叔初,海盐(今属浙江)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郑心材,字敬仲,号思泉。生卒年不详。

  • 香案牍

    一卷 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记》)撰。陈继儒曾自命隐士,居小昆山,而又周旋于官绅之间,又自称善于鉴别书画,然而又常常出错,受时人讥讽。陈继儒撰《香案牍》,书中叙述神仙故事,载录自轩辕以下七十二人,都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十卷。附指南总论三卷。宋陈师文(生卒年不详)等撰。陈师文,北宋末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曾任库部郎中,提辖措置药局,大观中(1107-1110)奉敕与裴宗元等人校订官药局所藏医方,辑成《和剂局方》五

  • 诗法家数

    一卷。旧题元杨载(详见《杨仲宏集》)撰。是编论诗大多庸俗肤浅,例尤猥杂。如开卷即云:夫诗之为法,有其说焉,赋比兴者,皆诗制作之法。然有赋起,有比起,有兴起云云。殆似略通字义之人,强作文语,已为可笑。隔

  • 上海县续志

    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吴馨、洪锡范修,姚文楠等纂。吴馨,字怀久,又字畹九。民国元年知上海县。洪锡范,字伯言,江苏省太仓县人。县知事。姚文楠,字子让,江苏上海县(今上海市)人。吴馨知上海县事,民国元年

  • 朱邦宪集

    十卷。明朱察卿(约1561年前后在世)撰。朱察卿,字邦宪。上海人,生卒年不详。福州知府朱豹之子。据王兆云《词林人物考》,可知朱姓为上海著姓,世传经学。邦宪自晳飘髯,善谈笑,而特好饮。其性格任侠豪迈。隆

  • 湛园未定稿

    六卷。清姜宸英(1628-1699)撰。姜宸英,字西溟,号湛园,浙江慈溪人。少工举业,兼善诗古文,但屡试不第。康熙三十六年(1697)已七十岁始成进士。后充顺天府乡试副考官,因受正考官李蟠牵连,下狱病

  • 元品录

    见《玄品录》

  • 读律心得

    三卷。清刘衡撰。刘衡,字蕴声,号帘舫,南丰人。清嘉庆副贡生。道光中官至开归陈许兵备道。有《为治问答》、《庸吏庸言》等。是书为作者任官州县时自《大清律例》中录出。其一卷为理讼撮要,二卷为通用拟断罪名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