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白斋竹里集

白斋竹里集

七卷。明张琦(约1512前后在世)撰。张琦,字启玉,号白斋,鄞县(今浙江宁波市)人,生卒年不详。明弘治十二年(1498)进士,知兴化府,升本司布政使参政。著有《白斋竹里集》。是集共七卷,前有琦自序,称“守莆阳日,既梓平生所作。积数年,又得若干首,有相知君子赞予续梓之。文稿力绵不能尽刻,姑芟摭数十篇附诗之后”。据钱谦益称琦“家贫,弱冠游学吴、楚间,每诵自读至夜分,与其徒吸水噀面,醒则又诵读。自少至老,刻意攻诗,呕心刻骨,力去陈言,览者多怜其攻苦焉”,对琦评价甚高。又据载记云其“作诗力去陈言,虽一草一木,必远出象外乃已”。琦诗曾有前集九卷,刻在明正德间。是集自序于明嘉靖二年(1523),盖应系后集。琦在世当何、李盛时,其诗别以独造为宗,自开蹊径。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评价其诗“如庭蛙鸣露,自极声致,然不脱于泥中”,是其用功虽苦,为诗有意生新,未免圭角太露。散体文则亦能纵笔自如。今观其诗文,的确不凡,俗套之语绝无,富有个性特色。其为明清士人推重,声名不爽矣。此集今有民国间张氏约园刻《四明丛书》本传世。

猜你喜欢

  • 易象抄

    四卷。明胡居仁(1434-1484)撰。居仁字叔心,号敬斋,余干(今属江西)人。其事迹见《明史·儒林传》。是书前有居仁自序,称读《易》二十年,有所得则抄积之,手定成帙,取先儒图书论说合于心得者录之。三

  • 三续掖县志

    四卷,首一卷。清魏起鹏修,王续藩纂。魏起鹏字绍程,江西南昌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1890)任掖县知县。王续藩,邑人。魏起鹏掌掖县后,见掖志自道光二十三年知县杨祖宪续修

  • 唐摭言

    十五卷。五代王定保(870-940)撰。王定保字号不详,南昌(今江西南昌)人,唐昭宗光化三年(900)进士及第,为容管巡官,后遭乱不能北返,入仕南汉。大有十三年(940),由宁远节度使入为中书侍郎同平

  • 天地

    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观分而君臣之义明,以道观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泛观而万物之

  • 大学中庸集说启蒙

    二卷。元景星(生卒年不详)撰。景星号讷庵,字德辉,以儒士保为杭州儒学训导,浙江余姚人。景星撰《四书集说启蒙》,门人蒋骥先刊其《大学》,钱时续刊其《中庸》,《论语》不存,《孟子》则残。景星自序中仍称《四

  • 友柏堂遗诗选

    二卷。清冯协一(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冯协一字躬暨,山东益都人,生卒年均不详。大学士冯溥第三子,以溥荫官至台湾府知府。协一工诗,死后其子冯厚检收遗稿,求正于姻亲赵执信,赵执信托眼睛有病,命门人常熟

  • 东槎纪略

    五卷。清姚莹撰。姚莹(1784-1852),字石甫,又字明叔,晚年号展和,安徽桐城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任台湾道加按察使衔,组织军民抗击英军进攻台湾,受朝廷嘉奖,进秩二品,赐二品冠服。咸丰元年

  • 读史札记

    一卷,清卢文弨撰。卢文弨(详见《群书拾补初编》条)卢文弨精通汉学,与戴震、段玉裁相交甚密。生平悉心校勘书籍,校辑经史子集达三十八种,汇刻为《群书拾补》,又著有《抱经堂集》、《仪礼注疏详校》、《钟山札记

  • 新泰县乡土志

    一卷。清汤宗干编。汤宗干,光绪末年任新泰县知县。此志乃奉学部命,各县纂乡土志,为历史地理科之参考。《新泰县乡土志》光绪三十四年(1908)石印本。全书一卷,分为:历史、政绩录、兵事录、耆旧录、人类、氏

  • 卜式养羊法

    见《养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