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百川书志

百川书志

二十卷。明高儒撰。高儒,字子醇,自号百川子,籍涿州(今河北涿县)。虽为武将,却素喜读书习文,亦好藏聚,与福建陈第(1541-1617)皆为名重一时的藏书大家,且在藏书质量上尤胜一筹。此目仿照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于嘉靖十九年(1540)以所藏图书二千多种编辑而成。按四部编排,分经志:易、书、诗、礼、春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孝经、总经、仪注、小学、道学、乐、蒙求;史志:正史、编年、起居注、杂史、史钞、故事、御记、史评、传记、职官、地理、法令、时令、目录、姓谱、史咏、谱牒、文史、野史、外史、小史;子志:儒、道、法、名、墨、纵横、杂、兵、小说、德行、崇正、政教、隐、格物、翰墨、农、医、卫生、房中、占筮、历数、五行、阴阳、占梦、刑法、神仙、佛、杂艺、子钞、类书;集志:秦汉六朝文、唐文、宋文、元文、圣朝御制文、睿制文集、名臣文集、汉魏六朝诗、唐诗、宋诗、元诗、圣朝御制诗集、睿制诗集、名臣诗集、诏制、章奏、启札、对偶、歌词、词曲、文史、总集、别集、唱和、纪迹、杂集,举凡共九十三门。所收录的图书大多撰有题解,或叙撰人,或记篇数、使用价值,或注校勘得失、图书内容。该目的排列对传统四部的分类体系有所突破,在野史、外史、小史中著录演义、传奇、戏曲诸书,成为研究金元明古典文学的珍贵资料。有静嘉堂文库藏吴翌凤旧藏旧钞本、清钞本、《观古堂书目》丛刻本、1959年古典文学出版社铅印本。

猜你喜欢

  • 倚香阁诗钞

    一卷。清俞镜秋(1858-1899)撰。俞镜秋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同知俞子芗之女,陕藩李有棻之妻。此书有光绪三十一年(1905)石印巾箱本,书前有其女婿唐庚所作序言。有宋育仁为之题诗。共收诗二十七首

  • 周易阐理

    四卷。清戴虞皋撰。戴虞皋号遁轩,昆山人。该编原稿共有三四百页,戴虞皋自己认为太繁,于是删减只留存十分之一二。他的儿子戴孙贻又认为过于简单,所以又用原稿补其遗缺即成现在本。该书成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

  • 搜采异闻录

    五卷。宋永亨撰。永亨,不知为何人,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此书主要剽取洪迈《容斋随笔》而颠倒次序,重新编排而成。其中,濮安懿王子宗绰藏书目录一条,尚未及改去洪迈父洪皓的字;又兄公一条,亦未及改去“余奉

  • 灵枢

    见《灵枢经》。

  • 邱县志

    ①八卷。清王恪修,韩思圣纂。王恪,字汝殷,号质庵,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县)籍,浙江慈谷人。邱县知事。韩思圣,邑县贡生。该县县志始修于明万历四年(1576)知县侯国安,康熙四年(1665)县令张廷略加润

  • 性理要解

    二卷。明蔡清(详见《易经蒙引》)撰。此书上卷题《虚斋看太极图说》,下卷题《虚斋看河图洛书说》,前有苏浚序文,词气拙陋,殆出依托。疑清本有此残稿,后人遂汇为一编,强立此名,又伪撰苏浚之序。《四库全书总目

  • 大中合一

    三卷。清孙观光撰。观光字利宾,河南虞城(今河南虞城)人。是书前有毛昶熙、李用清二序及观光自序,后有其门人蔡同春跋。自序称《大学》简明易晓,《中庸》奥博难窥,欲将《中庸》贯入《大学》内,使学者易于会心,

  • 老泉文钞

    不分卷。明郭祥鹏编。郭祥鹏,江西泰和人。生卒年不详。本书系从苏洵集中摘取权书十篇、衡论十篇、笺策二篇,汇而成帙。有四库本。

  • 文字存真

    一卷。清饶炯(生卒年不详)撰。饶炯字焱之,四川资中人。著作尚有《说文部首订》、《六书例渎》。是编依六书分六类,每类分举其例。象形内分从正视画,从侧视画,从平视画,从正视侧视平视互画,从远视画,从近视画

  • 大乘大义章

    三卷。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辞条。《大乘大义章》亦称《问什师大乘深义》,是慧远请学姚秦天竺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就大乘经深义所问什师,略问数十条事。经使者传递什师一一开答之书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