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器释名

礼器释名

十八卷。桑宣撰。桑宣生卒年及事迹不详。《礼器释名》一书仿刘熙《释名》以声训释物名的方式解释礼器的命名,主要采用《释名》的训释兼采汉唐训诂材料,分门别类,十八卷内容分别是:一瑞贽、二冠冕、三服饰、四环佩、五舟车、六旌旗、七几席、八主祏、九蓍龟、十笾豆、十一尊彝、十二乐舞、十三薪燎、十四用器、十五泉币、十六射器、十七兵器、十八丧器。凡引用原书都一一注明出处。用声训的方法分析汉字,凡形声字都作会意解,且以声符推论名物命名的原因语多穿凿。存《铁研斋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学古编

    一卷。元吾丘衍(生平详见《周秦刻石释音》)撰。此书为篆刻印章技法之书。首列三十五举,详论书体正变及篆写摹刻之法,次为合用文籍品目,一是小篆品,二是钟鼎品,三是古文品,四是碑刻品,五是器品,六是辨谬品,

  • 圣学宗传

    十八卷。明周汝登编。汝登字继元,又字海门,嵊县(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万历五年(1577)进士,官至南京尚宝司卿。该书乃是一部揉合儒释二教的语录著作。据《明史·儒林传·王畿传》后所附之明儒学流派称,

  • 龟川诗集

    四卷。明董绪(约2570年前后在世)撰。董绪,字禹亏,江西乐安人。生卒不详。其少从邹守益、聂豹游,讲良知之学。人称其诗“不求工于声律,而以理趣为主。盖濂洛风雅之流派。”此集由其子刑部尚书董裕初刻于东莞

  • 杂学辨

    一卷,附记疑一卷。宋朱熹(敬称朱子)撰。是书以斥当代诸儒杂于佛老之学。共有苏轼《易传》十九条,苏辙《老子解》十四条,张九成《中庸解》五十二条,吕希哲《大学解》四条,皆摘录原文,各为驳正于下。末有乾道二

  • 易学节解

    五卷。清丁泽安撰。丁泽安字勉初,贵州贵阳人。作者认为对于周易的注释不能强为,能解则解。如果不能解却要任意穿凿,就会违背易旨,对周易研究毫无益处。因此丁氏专取诸家解易有未尽或没有解释者,节取注释。其书多

  • 考察日本学校记

    十六卷。清李宗棠(生卒年不详)撰。李宗堂安徽颍州人,官至山西候补道。光绪二十七年(1901)李宗棠受安徽抚臣之命赴日考察教育,《考察日本学校记》即为此次考察之结果。书前有李氏自序,云近三十年日本屹然独

  • 金华丛书

    六十九种,七百四十二卷。清胡凤丹编。胡凤丹字月樵,浙江永康人。官湖北道员,曾编有《金华文粹书目提要》。丛书收金华历朝著作六十九种,按四部排列,计经部十五种,史部十一种,子部十四种,集部二十八种,前有《

  • 论语隐义注

    一卷。无名氏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隋书·经籍志》载:“梁有《论语隐义注》三卷,亡”。新旧唐志并作《论语义注隐》,而类书所引,有的称《论语隐义》,有的称《论语隐义论》,题名不一,当以隋志所载为准。《经

  • 雅州府志

    十六卷,清曹抡彬纂修。曹抡彬,字炳庵,贵州黄平人,进士,曾任雅州府知府。雅州府志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由知府马秉慧创修。康熙六十年(1721)知府杨文彬增辑,皆未及成书。雍正七年知府张植,踵事编纂

  • 雉舟酬唱集

    一卷。清杨恩寿(1835-1891)、越南裴文祖撰。杨恩寿字鹤俦,号蓬海,又作朋海,别署蓬道人。湖南长沙人。咸丰八年(1858)优贡生。同治元年(1862)受湖南郴州知州魏镜余之聘,在府中充任教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