祐山文集
十卷。明冯汝弼(约1545前后在世)撰。冯汝弼,字惟良,平湖(今浙江平湖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工科给事中,知大仓洲。著有《祐山杂记》(已著录)。是集为汝弼文集。凡十卷。所录之文多为文牍、奏章之属。其时,汪鋐擅权,朝野侧目。汝弼疏劾汪鋐罪状,名震一时。其为人刚直,平时以政事为意,诗文均非其所重。故其以直声昭昭青史,而文名不显。此集有《四库全书》本。
十卷。明冯汝弼(约1545前后在世)撰。冯汝弼,字惟良,平湖(今浙江平湖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工科给事中,知大仓洲。著有《祐山杂记》(已著录)。是集为汝弼文集。凡十卷。所录之文多为文牍、奏章之属。其时,汪鋐擅权,朝野侧目。汝弼疏劾汪鋐罪状,名震一时。其为人刚直,平时以政事为意,诗文均非其所重。故其以直声昭昭青史,而文名不显。此集有《四库全书》本。
六十四卷。是编为康熙帝讲晏旧稿,未及成帙,乾隆元年,始诏令儒臣排纂颁行。康熙有言: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又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诚以礼者,范身之是而兴行起
二卷。清代魏裔介(1616-1686)撰。此书是作者关于儒学研究方面的笔记,分内外篇,内篇多是作者讲学的言论,外篇则侧重于杂论,有一定参考价值,有《魏贞庵遗书》本。
四卷。清徐以泰(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徐以泰字陶尊,德清(今浙江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国子监生。乾隆二十二年(1757)官阳曲县知县。徐以泰工诗。其诗皆早年所作,故骨格未就,而时有隽句。该书《四
二卷。唐高彦休(873-944)撰。高彦休号参寥子,籍贯不详。乾符甲午二十一岁举进士,曾任淮南节度使高骈从事,官衔为摄盐铁巡官、朝仪郎、守京兆府咸阳县尉、柱国。书前有自序,称书作于僖宗年间,共五十一篇
四十七卷,附目录一册。河南通志馆修,民国王树楠、张国淦等纂。王树楠(1857-1936),字晋卿,晚号陶庐老人,河北新城县人。十六岁中秀才,二十一岁入省城保定府莲池书院读书。同治十三年(1874),他
八卷。外一卷。元顾瑛(1310-1369)编。生平事迹见《玉山草堂集》条。顾瑛所居池馆之盛,甲于东南。一时名流多从之游宴。因辑其诗文为此集。各以馆池楼亭等名为纲,如:玉山堂、玉山佳处、种玉亭、小蓬莱、
二十卷。宋陆佃撰。陆氏生平详见“尔雅新义”。是书晁、陈书目、《通考》、《宋史》俱载之,《四库全书》亦著录。凡《释鱼》二卷、《释兽》三卷、《释鸟》四卷、《释虫》二卷、《释马》一卷、《释木》二卷、《释草》
①十八卷。杜思修,冯惟讷纂。杜思字子睿,浙江鄞县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曾任州、县事十余年,四十四年(1565)升任青州知州。著有《考信编》七卷。冯惟讷字汝言,号少洲,临朐县人,嘉靖十三年
不分卷。明况叔祺(约1565年前后在世)撰。况叔祺,字吉甫。江西高安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贵州提学佥事。著有《考古词综》等。此集《千顷堂书目》不载。《江西通志》亦称是时王、
一卷 野志 一卷。明徐三重(详见《牖景录》条)撰。此书均为贻训子孙之语。家则为其所立规条,每条之后间引古人嘉言善行以证明之。其言酌乎古今之间,如丧礼不得用僧道,而得用纸钱、纸锭之类等。《野志》分十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