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贡合注
五卷。夏允彝(?-1644)撰。允彝字彝仲,号瑗公,谥文忠,后改忠节。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明末学者。崇祯十年(1637)进士,授长乐县知县。福王朱由崧时,召为吏部主事。后南都陷落,投水而死。允彝好古博学,善属文,尝与陈子龙、徐孚远等人结社。《禹贡合注》多证合时务,指言得失。又杂取《水经注》及诸家小说,旁载山川形状及诸奇异。虽大多与释经无关,但征引详赡,足资广闻。其书曾收入《禹贡合注图纂注》一书。有明末刻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及上海图书馆等处。
五卷。夏允彝(?-1644)撰。允彝字彝仲,号瑗公,谥文忠,后改忠节。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明末学者。崇祯十年(1637)进士,授长乐县知县。福王朱由崧时,召为吏部主事。后南都陷落,投水而死。允彝好古博学,善属文,尝与陈子龙、徐孚远等人结社。《禹贡合注》多证合时务,指言得失。又杂取《水经注》及诸家小说,旁载山川形状及诸奇异。虽大多与释经无关,但征引详赡,足资广闻。其书曾收入《禹贡合注图纂注》一书。有明末刻本,藏于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及上海图书馆等处。
八卷。清余澍畴撰。余澍畴,生卒年不详,浙江山阴(今属绍兴)人。同治元年(1862年),江皖太平军、捻军及在云南起义的蓝大顺(即蓝朝柱)兵入陕西境内,陕省回民揭竿起应,围攻地当陇蜀咽喉的凤翔府。时余澍畴
一卷。明王世懋(详见《却金传》)撰。是书主要记载王氏园圃中所有以及其所闻所见的花、果、蔬、瓜、豆、竹等花木、果品、蔬菜。主要以花为主,草木之类则从略。各记载其品目及其种植的方法。《续说郛》中载有此书,
五卷。英国人李提摩太(1845-1919)撰。李提摩太是英国浸礼教派传教士,1870年来到中国,在山东传教,曾发起中国妇女反对缠足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给张之洞出谋献策,为缔结和约从中斡旋。晚年写成
二卷。《词》一卷,附《浣青吟稿》一卷。清刘元莱、朱韫珍撰。刘元莱,生卒年不详,清代文学家,字冉仙,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大兴朱秉璋之继妻,朱韫珍之母,善诗词。朱韫珍,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琬卿,直隶
二卷。作者不详。本书乃传奇,上卷共十五出,已缺,仅存下卷。本传奇演述佛教故事,属度脱剧。其内容大致是:太子悉达多离家前往雪山修道,其父净梵王(今通译为净饭王)命内相陈琳往雪山令其还朝,太子不从。净梵王
二卷。明顾与沐编,清顾泾、顾贞观续成。顾与沐,无锡(今属江苏)人,东林党领袖顾宪成之子,官至夔州府知府。顾泾,顾与沐之孙。顾贞观,顾与沐之曾孙,官中书舍人。该年谱是为顾宪成所订,书前冠以崇祯二年(16
六卷。清代叶鉁撰。叶鉁号潜夫,嘉善(今浙江北部)人。此书成于康熙辛未年(1619),此书因朱熹《小学》一书内容到宋而止,所以作者摘录宋到明代诸儒的修身处事的言、行,接朱熹《小学》之后续写而成,全书仍以
一卷。清于晓霞撰。于晓霞,字绮如,江苏金沙人,闺秀冯声畦之女,知县松陵金文渊之妻。清代诗人。此书与其夫金文渊著《笑吟轩稿》合刻于道光二十年(1840),名曰:《玉莲环草》。此书前有史麟所作序言,共收古
四卷。清蔡宗玉(生卒年不详)辑,林昌彝补方。蔡宗玉字茗庄,泉州(今属福建)人。约生活于乾隆年间。名医陈念祖曾师事之。此书就伤寒六经见证,以分经辨证归类方法,列述伤寒证的各种证候。每一证候,先列原文,对
①四卷。清詹惟圣撰。詹惟圣,浙江人,康熙元年(1662)由江华县令调任宁远县知县。九疑山旧无志。明万历间邑令蒋镇始创之,历三月而成书。詹惟圣以其书过于简略,因于任宁远知县次年(1663)撰成此书。《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