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类证普济本事方

类证普济本事方

十卷。宋许叔微(1080-1150?)撰。许叔微,字知可,真州(今江苏仪征)人,登绍兴二年(1132)榜第六名进士,曾官杭州教官及翰林学士,医家称为许学士。许叔微幼年时连遭家祸,父母相继病故,所以成年后刻意学医,立志救人,成为当时名医。他是宋代伤寒学大家之一,对张仲景医学颇有研究,著有《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及《仲景三十六种脉法图》(已失传)等。《类证普济本事方》是其晚年所作,简称《普济本事方》或《本事方》。此书载经验诸方兼记医案,故以本事为名。全书按所治病证分为二十三门,收录各种医方三百余首。每方首列主治、方名及药味、用量,次述制法、服法,再附医案以为佐证,或加以评述。书中治证涉及内、外、妇、儿、伤及五官等各科,所载医方有的来自古籍文献,有的采自民间,皆有验证,简便实用。书中颇多独到见解,如言气厥不可作中风候,益肾宜用滋阴之品等,都值得重视。作者主张治肾重于治脾,在此书中论二神丸一条中说:“有人不进食,服补脾药皆不验,予授此方,服之欣然能食,譬犹鼎釜之中,置诸米谷,下无火力,虽终日不熟,其何能化?”这对后世脾肾关系的理论研究及临床运用,均有影响。此书另一特点是文词简雅。有清刻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乾隆十五年(1750)芸晖堂录宋抄本;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铅印本。

猜你喜欢

  • 新刻扬州近事雨花香

    见《雨花香》。

  • 抱经堂文集

    三十四卷。清卢文弨(1717-1795)撰。生卒年未详。卢文弨字召弓,号抱经、檠斋。仁和(浙江杭州)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授编修,历官翰林院侍读学士。乾隆三十年(1765)充广东乡试考官。翌

  • 桐村诗

    九卷。清冯咏(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冯咏字夔飏。江西金溪人。姿性英迈,与兄冯谌、弟冯谦并称“三冯”。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官至开州知府。本编一卷为一集,有:一《江汉集》,二《日

  • 羽庭集

    六卷。元刘仁本(?-1367)撰。仁本字德元。黄岩(今属浙江)人,一作天台人。以进士乙科历官温州路总管、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入方国珍幕中,参预谋议,然心向元。集中诸作大多感慨时事,眷怀王室,其从国珍,

  • 读春秋存稿

    四卷。清赵佑(详见《尚书质疑》)撰。该书也是作者的读书心得。他曾说自十二岁受《春秋》,读三传注疏至十数遍,有所见解,就随时笔录,成《读春秋存稿》四十余篇,不成章的就编为《春秋三传杂案》,大体上在于补传

  • 靖康小雅

    一卷。作者不详。记载北宋末年死于靖康之变中的傅察、种师中、王禀、刘翊、种师道、何庆彦、黄经臣、刘、李若水、徐揆、孙传、张叔夜等12人事迹。南宋宗泽、张悫因黄潜善、汪伯彦梗阻而死,亦附录于后。书作于宋高

  • 峡山神异记

    一卷。宋王辅(约1216年前后在世)撰。王辅,字、号、生平、生卒年均不详,只知其作过泷水令。《峡山神异记》一书作于嘉定戊寅年。作者在自序中说,这部书系作者备员西征,始闻峡山非常可骇之事,始犹未敢以为然

  • 茶董

    二卷。明夏树芳撰。夏树芳,字茂卿,江阴(今江苏江阴县)人,生卒年不详。夏氏为万历年间举人,除著有《茶董》一书外,还著有《栖真志》、《法喜志》、《奇姓通》等书。《茶董》的主要内容是杂录南北朝至宋、金时期

  • 史汉方驾

    三十五卷,明许相卿编。相卿字台仲,海宁人。正德丁丑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此书将倪思《班马异同》一书稍为厘订,改题此名。其中陈胜、英布二传倪思偶遗,此补缀所缺。其它如卫青、霍去病传附录诸将,《汉书》别自

  • 诚斋文集

    二卷。附《两铭问答》一卷。明施璜(约1653年前后在世)撰。施璜,字虹玉,安徽休宁人。此编为所著杂文,皆讲学之语,是文排斥陆、王,不遗余力。末附《西铭问答》,别为一卷。考马端临《文献通考》,《两铭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