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粤滇纪略

粤滇纪略

八卷。清无锡九峰居士撰。作者生平不详。是书前有弁言,记事起自顺治三年(1646年),永历帝在粤东即位,止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收复云南,永历帝被执,凡十四年。纪年兼采南明、清朝年号,每年分列数事,每事以数字标题,如永明王即位东粤,苏观生回广州等,望其标题即可知其内容。卷首间有每事之总略,每篇后有考异或附注。是书杂记永历帝在两广期间的事迹,兼及各地抗清义师的活动。取材上引记粤事诸书最多,兼采传闻等口碑材料。且加考证,凡一事两说,则两说并存,以备采择。是书成后,仅有抄本行世,为缪氏艺风堂旧藏,有荃孙朱文印,后归海盐朱氏。

猜你喜欢

  • 孝经阐要

    一卷。清张恩霨撰。张恩霨生卒及事迹不详,著述除《孝经阐要》外,还有《大学阐要》、《中庸阐要》等。是书首有自序,言“孝为生人之大本,经世之大原。古者圣帝明王之治天下,知移风易俗之规,不外资始资生之理。于

  • 考古质疑

    六卷。宋叶大庆(生卒年不详)撰。叶大庆字荣甫,以词赋知名当世,曾官建州州学教授。籍贯及其他生平事迹均不详。此书主要摘取上自六经诸史、下至宋世名家著述等疑义,分别详加考证,阐述己见。全书考证详明,论述精

  • 河防要诀

    二卷。不著撰人名氏。《河防要诀》旧钞本,共二卷。首载约言一篇。次论筑堤之法、下埽之工。次考修防器具及应用物品。后则记堵塞河流之法、挑掘镶填事宜。卷末附录测量算法及造水平图样等式。此皆为治防之要务,故一

  • 孝经正解

    一卷。清徐大绅撰。徐大绅字见行,江苏通州(今江苏南通)人。事迹见《通州志·孝友传》。是书“删繁就简,去晦就明,俾读者易晓”(孙宏达序),被视为“初学津梁,有功于人心世道非浅”(同上)。大绅撰是书,句上

  • 藤香馆词

    一卷。清薛时雨(1818-1885)撰。时雨字慰农,一字澍生,晚号桑根老人,安徽全椒人。咸丰进士,知嘉庆县,授杭州知府。罢官后,主讲崇文书院。旋改主江宁尊经、惜阴书院。筑室曰“薛庐”。才思超迈,长于诗

  • 支谈

    三卷。明焦竑(1540-1620)撰。焦竑,字弱侯,号漪园,又号澹园。江陵(今湖北江陵)人。万历十七年以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万历二十三年(1595)大学士陈于陛议修国史,荐焦竑专领其事,仅成《经籍志

  • 拟汉乐府

    八卷。明胡缵宗(约1521前后在世)撰。胡缵宗生平详见《嘉靖安庆府志》(辞目)。一名《舆上集》,以其多写成于舆上。四库全书总目评此书称:“胡缵宗乃揣摩题意为之,殊类于刻舟求剑。况唐人歌诗之法,宋人不传

  • 尚书苇籥

    二十一卷。潘士遴撰。其生卒年不详。士遴字叔献,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明代学者。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大理寺寺副。《尚书苇籥》全书立意,欲囊括汉、宋诸儒旧说,而折衷以己意。其自视过高而才力不

  • 春秋无例详考

    一卷。清姚际恒(详见《春秋通论》)撰。该书不见于《清史稿·艺文志》及诸家书目,与《春秋通论》俱为传抄本。该书附在《春秋通论》之后,共一卷,三十九条,各条之下,间或别分子目,大旨在于辨正《左传》、《公羊

  • 蜀碑记补

    十卷。清李调元撰。李调元(1734-1807),文学、戏剧理论家。字羹堂、赞庵、鹤洲、号雨村、童山寿翁,绵州(今四川绵阳)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历任广东学政,直隶通永兵备道。曾得罪权臣和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