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纂图集注文公家礼

纂图集注文公家礼

十卷。宋朱熹(详见《周易本义》)撰,门人秦溪、杨复附注,后学复轩刘垓孙增注。前有朱子自序。是书分通礼一卷,冠礼一卷,昏礼一卷,丧礼五卷,祭礼二卷;其图散见各门中;其附注、增注,俱以阴文标明,字体古雅,板刻清晰,当为宋刊中之佳者。案《文公家礼》,非朱熹自作,前人已有考证,如王懋竑《白田杂著家礼考》即云《家礼》非朱子之书,证据尤确。《四库全书总目》录《家礼》,即据王氏说立论。四库所录,为陆费墀家藏本,《家礼》五卷,附录一卷;今以宋元明诸本考之,乃明刊本。案《家礼》刻本,传世滋多,增注笺补,互有歧异,榷而论之,盖有四本:一为宋刻本,即此本,其为各本之所自出;二为元刻本,易名《文公先生家礼》,其七卷,题“门人杨复附注,刘垓孙增注,刘璋补注”,分通礼一卷,冠礼一卷,昏礼一卷,丧礼一卷,祭礼一卷,共五卷,首有家礼图一卷,乃合宋版散见之图而成,末有深衣考一卷,为宋版之深衣制度,故有七卷。前有朱子自序,后有淳祐二年(1242)莆田方大琮后序,其杨复跋语,则冠以“长溪杨氏复曰”六字,是则元本非出杨氏;三为影宋抄本,易名《家礼笺补》,共八卷。首题杨复撰,有嘉定三年(1210)自序,据序知杨复于《家礼》刊行后又获闻师说而厚书未及者,及笺补之,然核是书与附注,无一语相同,疑出后人依托;四为明刊本,名《家礼》,即四库本,此乃淳祐间周复采信州杨氏所注各条下而别出之也。是本与元刊本卷第同,而去其家礼图与深衣考,故为五卷。卷首有木主式,与元刊本小异;主式后有嘉定癸酉潘时举跋,盖明嘉靖间以旧本重刻者。综论四本,当以宋刻本为最好,元本、抄本、明本皆从宋本而出,却愈变愈讹。

猜你喜欢

  • 古今春秋盟会图

    一卷。汉严彭祖撰,清王谟(详见《汉魏遗书钞》)辑。梁阮孝绪《七录》著录有《严氏春秋左氏图》十卷、《古今春秋盟会图》一卷,《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春秋公羊传》,严彭

  • 衡山县志

    ①六卷。明刘熙修,何纪纂。刘熙,南昌人,曾任衡山县知县。何纪,马平人,曾任衡山县教谕。民国十三年(1924)邑人康和声于京师图书馆见明弘治元年所修《衡山县志》,手抄携归湘垣,适同邑赵恒锡长省政,见而叹

  • 仲志

    五卷。明刘天和(生卒不详)撰。刘天和,字养和,麻城(今湖北省麻城县)人。明正德年间(1508)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提督团营,谥庄襄。多次率兵抗击外敌,曾总理河道,治理黄河,著有《问水集》等。刘天和任河

  • 中西经星同异考

    一卷。清梅文鼏(1641-?)撰。文鼏字尔表,宣城人。与其兄文鼎皆精研历算。是编将古传隋丹子《步天歌》与利玛窦《经天该》相比较,其星座有无,恒星数目,彼此多有不合。梅氏据南怀仁《仪象志》所载星名,依《

  • 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

    见《道德经论兵要义》。

  • 千金方衍义

    三十卷。清张璐(详见《张氏医通》)撰。此书仿赵以德敷衍《金匮》之义而名书。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内容恢宏,博大精深,然自来医家未传笺释注本,为使其流传后世,张氏取旧刻善本,参互考订,进行校刊。依原书

  • 释人注

    一卷。清孙冯冀撰。冯翼字凤卿,奉天承德(今属河南)人。云南巡抚曰秉之子,荫生,简用通判、侯补郎中。尚著《江宁金石待访录》,与王瑜同撰《说文正字》。是书凡十六篇、释生第一、甲象人头为甲属第二、乙象人颈为

  • 太原段帖

    四卷。清段叔玉(生卒年不详)刻博山书。段叔玉,生平不详,为傅山的同乡后辈,工于刻石,为傅山之子傅寿髦所赏识,学傅山书,故收藏甚多。该帖刻成于康熙癸亥,此帖中皆为傅山七旬以后所收,多录古人诗文,自书较少

  • 太谷山堂集

    六卷。清梦麟(1728-1758)撰。梦麟,字文子,号午塘、喜塘,姓西鲁特氏。蒙古正白旗人。乾隆十年(1745)进士,官至翰林院掌院学士。著有《行余堂诗》,入词馆有《红梨斋集》,在江苏学政时删定为《梦

  • 道德真经疏义

    ①十四卷。宋江澄(生卒年不详)撰。江澄,太学生,宋人,其余不详。撰有《道德真经疏义》。宋徽宗赵佶,曾经为《道德经》作解,引起宋代学者纷纷研究著述。江澄撰此书,就是为了疏证《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其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