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义杂记

经义杂记

三十卷,《叙录》一卷。原名《经义杂识》。清臧琳(详见《郑氏六艺论》)撰《经义杂记》三十卷,臧庸(1767-1811)撰《叙录》一卷。此书取杂记汇编的形式,内容精深,见解独到,考证细致,颇受学界重视。清经学家钱大昕撰序,称作者“实事求是,别白精审,而未尝驰骋其辞,轻诋先哲,真儒者之学”。谢章铤在《附言》中,认为“其书虽剖是析非,而不为已甚之辞,且未尝集矢于宋儒,是尤其学养之粹也”,称赞此书开“乾嘉学派”之先河。段玉裁《序》,认为作者在王肃私改《诗》、《礼》二经,以此驳难郑玄这一点上,考证细致,推现隐情,澄清了经学上的许多疑问。这一观点不很正确。比如段诗序所举“承天之宠世”、“牺尊象尊”、“衷窈窕”、“南风之计”、“中春会男女”、“好是家啬”这些条目,作者都褒扬郑玄,贬抑王肃,其实亦有王肃对而郑玄错者。在《诗·大雅》“维此王季”条目下,臧琳尤其把这一观点大加发挥。臧琳认为,王肃注《毛诗》,将此条写作“文王”是因为《毛诗》郑玄笺是“王季”,王肃喜欢与郑玄作对,所以反而根据另外三家误本,来修改毛氏正经,使世间浅薄之人看了,一定认为王肃本《毛诗》与另外三家、与《左传》相合,《毛诗》郑玄笺作“王季”是错误的。臧琳的这一观点虽然被阮元采入所著《毛诗校勘记》,但是,更多治经之人和治经之书,如陈启源《毛诗稽古编》、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胡台拱《毛诗后笺》、陈奂《诗毛氏传疏》都认为本就应该写作“文王”。另外,《礼记·乐记》引用《诗经》“莫其德音”十句,郑玄作注说,“言文王之德,皆能如此”,可见郑玄所见之本也是写作“文王”的。而臧琳于此心存不公,因人废言,说“肃之伎俩心术,自唐以来无能知之者,我不得不痛切倡言之”,此说大概就是段玉裁所谓“尤推见至隐”。另外,《经义杂记》一书原只有标目,未分门类,检索不便,是为一缺。谢章铤将此书合为十七类,《十三经》外,有《大戴礼》、《音训》、《杂论》三类,《春秋》独立成为一类。谢氏此举,弥补了此书的不足。《经义杂记》最早的版本是清嘉庆四年(1799)臧庸刊本和拜经堂刊本,其后又有家刻本、学海堂本,(补)学海堂本十卷,《清史稿艺文志》亦已著录此书。

猜你喜欢

  • 资治通鉴目录

    三十卷。北宋司马光(详见《资治通鉴》)撰。《通鉴》一书,包括宏富,卷帙浩繁,光恐读者难于寻检,故于编纂之时,提纲挈要,并成此书,于元丰七年(1084)与《通鉴》同时奏进,即进书表所谓略举事目以备检阅者

  • 何燕泉诗

    四卷。明何孟春撰。何孟春,字子元,彬州(属陕西)人,生卒年不详。弘治六年(1493)进士,累官至南京工部郎。孟春少游李东阳之门,学句宏博。著有《何文简疏议》(已著录)等。此集收诗四卷,系明嘉靖间蒋文化

  • 春秋牒例章句

    一卷。汉郑众(?-83)撰,清马国翰辑。郑众字仲师,河南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兴子。年十二从父学《左氏春秋》,明《三统历》,作《春秋难记条例》,兼通《易》、《诗》。建初六年为大司农,其后受诏作《春秋删

  • 明伦初集

    五卷。《续集》五卷。清郑文炳(生卒年不详)编。郑文炳,字慕斯,莆田(今福建)人,约雍正、乾隆年间人。文炳少有志操,探性命之学,作《正学论要》,有孝名。补弟子员,入鳌峰书院,从蔡世远学。两举孝廉,皆不就

  • 化书新声

    明王清一(生卒年不详)撰。关于清一的情况,史籍记载极略。书中自序作者自称先天风雷侍者,言万历壬辰(1592),“自京师奏太后,请武当山《道藏》经回。”可知其为明神宗时人。《化书新声》是清一取五代时谭峭

  • 金石续录

    四卷。清刘青藜撰。刘青藜(1664-1709),字太乙,襄城(今属河南省)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改庶吉士。本书乃其家藏金石诸刻,各为题跋。其子刘伯安,最后编撰成书。卷首有其弟刘青震作序。书

  • 论语郑义

    一卷。清俞樾(1822-1907)撰。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著有《春在堂全集》。注《论语》的书以何晏《集解》所载孔安国注最早,但有人怀疑其为赝品,不足依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称,郑玄就鲁

  • 六书转注说

    ① 二卷。清夏炘(1789-1871)撰。夏炘字心伯,号嬛甫,安徽当涂人。道光时举人,官至颍州府教授。治学兼采汉宋,博考深研,著作尚有《檀弓辨诬》、《学礼管释》、《诗章句考》等。是书专论六书中没有定论

  • 土默特志

    十卷。清人撰,不署名。土默特在元代属大同路,明宣德初年筑玉林么川等城市,设兵戍守,后为鞑靼所据。嘉靖年间俺答由河套徙丰州,隆庆时封为顺义王,名其城为归化,至今仍之。清天聪六年(1632年),太宗亲征察

  • 黄山续志定本

    不分卷,黄山志续集十卷。清汪士鋐撰。汪士鋐,字扶晨,号栗亭,安徽人。原刻本为一编。原题《黄山续志定本》。卷首有姚江、黄宗义序。兹篇实无所谓志,仅列释雪庄黄山图四十三幅而已。考黄山志续集云间周金然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