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学五种

经学五种

二十五卷。清汪昌序编。汪昌序,生卒年不详。江苏仪征人。诸生。家中藏书甚富,喜校雠之学。汪氏此书汇刻了宋代经学精美刻本五种、岳飞之孙岳珂《九经三传沿革》、叶时《礼经会元》、郑樵《六经奥论》、《太平经国之书》、刘敞《七经小传》等书。均为宋代学者关于儒家经学的著述。岳珂书的全名为《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于版、字画、注文、音释、句读、脱简等皆罗列条目,详加考证。对典籍的传播贡献甚多。岳珂此书有乾隆戊申任子田校刻本,以及鲍廷博辑刊的《知不足斋丛书》本。汪昌序在汇刻《经学五种》时则选用宋相台书塾本重刻。刊刻时并聘焦循取宋本与其他诸本校勘一过,还写了序。序中详细介绍了宋相台本与任本、鲍本的异同。焦氏云:“学者言经学则崇汉,言刻本则贵宋,余谓汉学不必不非,宋版不必不误。”足见焦氏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经学五种》目录:宋岳珂撰《九经三传沿革例》一卷,宋刘叶时撰《礼经会元》四卷,宋郑樵撰《六经奥论》六卷,宋郑伯谦撰《太平经国之书》十九卷,宋刘敞撰《公是先生七经小传》三卷。有清嘉庆间汪昌序刻本行世。

猜你喜欢

  • 知非日札

    一卷。清章学诚撰。此书是章氏的札记之一,内容涉及文史等诸多方面的评论计四十三条,后经人校刊删去书中所载的“周官媒氏及柏舟之诗”六条,变为三十七条,书成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此书观点与《文史通义

  • 圣学启关臆说

    三卷。明龙遇奇(生卒年不详)撰。龙遇奇字才卿,号紫海,吉安(今属江西)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此书是他巡按陕西时,与诸生讲学的语录。分为八关,一曰《迷悟》、二曰《浓淡》、三曰

  •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见《李卫公问对》。

  • 续泉汇

    十四卷。补遗 二卷。清鲍康、李佐贤合编。李佐贤,详见《古泉汇》条。鲍康,字子年,安徽歙县人。官四川夔州知府。本书乃为续李氏《古泉汇》而作。前有鲍康二序,末有李佐贤跋。各集前为目录,次为凡例,及历代著录

  • 觉颠冥斋内言

    四卷。清唐才常(1867-1900)撰。唐才常字佛尘。湖南浏阳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拔贡,曾任湖南巡抚陈宝箴创办的时务学堂分教习。1900年哥老会运动兴起时,唐才常积极参与,谋划起兵,被捕入狱,

  • 古韵学源流

    十二章。近人黄永镇撰。黄氏安徽合肥市人,章太炎黄侃弟子。卷首录太炎致永镇书,及黄永镇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一月题辞,云:“言古韵者不一家,自宋郑庠肇分六部,清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王

  • 续武经总要

    八卷。明赵本学、俞大猷撰。是书分二部分,前七卷《韬钤内外篇》为赵著;《韬钤续编》一卷为俞著。赵氏是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军事家。倭寇搔扰晋江,其时他已年逾七十,但仍然亲赴各乡指导乡兵训练,“晨入暮归,日

  • 历朝诗约选

    九十二卷。清刘大櫆(1698-1779)选辑。刘大櫆,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安徽桐城人,副贡生,师从方苞,为姚鼎推崇,系桐城派重要作家之一。有《海峰文集、诗集》等。《历朝诗约选》为何维朴校,因书第

  • 大学质语

    一卷。中庸质语 一卷。清胡德纯撰。德纯字敬一,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人。是书以俗话达义理,对经文及朱子章句均添旁注,又于每节每章之后,发挥其旨,虽未尽能曲当圣贤之意,但施之童蒙,较易了解,因言之无文,

  • 清贾汉复补刻孟子

    (石刻本)清贾汉复补刻。汉复字胶侯,号静庵,曲沃(今山西曲沃县)人。明季为淮安副将,入清,隶正蓝旗汉军,官累至右副都御史、兵部尚书、陕西巡抚。此《孟子》石经,为康熙七年汉复巡抚陕西时所补刻。按今天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