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续文献通考

续文献通考

二百五十四卷。明王圻(生卒年不详)撰。王圻字元翰,上海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历官陕西布政参议。以著书为事。著有《三才图会》、《稗史类编》、《东吴水利考》。本书为续马端临之《文献通考》,而稍加变更其门目,编辑而成。其意为在《通考》之外,兼擅《通志》之长。分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权、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附书院)、节义、职官、郊社、宗庙、王礼、谥法、乐、兵、刑、经籍、六书、帝系、封建、道统、氏族、象纬、物异、舆地、四裔、方外三十考。比《文献通考》增加六目。取材多据史乘、文集、官牒、奏疏。较《文献通考》有所补充。南宋末期,金元以来,尤其明氏更详,所收的资料,有相当高的史学价值。后清乾隆帝敕编《续通考》,大多史料皆源于此书。但本书的编次较为繁杂,许多史料也欠考证,差误较多。如忠孝节烈的妇女,史书统以列女,本书则别立忠妇、孝妇、节妇、烈妇诸门。对笃行畸节,都统以孝义,而本书则别立顺孙、义夫、义女、义徒、义母、义妾、义仆诸门。又如贵州盐引课,宜列于盐铁门。打青草喂养马匹事例,宜列于兵考,而误入四赋考内等。此书虽为续《文献通考》,但二书体例迥异,因此《文献通考》列入故事,而《续文献通考》则列入类书。清毛奇龄有《续文献通考补》四十八卷,为本书补充之作。有万历三十一年刻本。今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案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认为其中有违碍清统治的记载,列为禁书,不准流传。乾隆帝又敕张廷玉等为总裁,齐召南等为纂修,重新编修了《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卷。乾隆三十二年成书。又命清朝自为一编。嵇璜、刘墉等为总裁,经纪昀校订,乾隆四十九年成书。其书的分目基本同于《文献通考》,于郊社、宗庙二考中析出群祀、群庙两考,计二十六考。于诸考事迹,均先引正史,参以说部杂编,并广采议论,辅以史评,并附以案语考论。有清武英殿本,光绪间浙江书局本。

猜你喜欢

  • 秦邮帖

    四卷。清师亮采辑。师亮采字禹门。嘉庆十九年(1814),署高邮知州,属金匮钱泳聚诸名迹刻石,置于文游台四贤祠。第一卷为苏轼《春帖子词》、《墨妙亭诗》、《烟江叠嶂图诗》、《挑耳图题后》。第二卷为苏轼《清

  • 略注丧服经传

    一卷。宋雷次宗(386-448)撰,清马国翰辑。次宗字仲伦,豫章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市)人。精通《三礼》、《毛诗》。居庐山二十年。曾从释慧远学《丧服经》。元嘉十五年(438),文帝召至建康,开馆于鸡笼山

  • 永嘉八面锋

    十三卷。不著撰人名氏。卷末有明宏治癸亥都穆跋,谓宋时常有刻刊,永嘉先生所作。又考当时陈傅良、叶适都称作永嘉先生。相传此书为陈傅良所撰,观书中的语言,很多亦为陈傅良平日之语。但《宋史·陈傅良本传》所载,

  • 五经同异

    三卷。题顾炎武(1613——1682)撰。炎武本名绛,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佣,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明季诸生,明清之际思想家、朴学大师。明亡,于苏州、昆山等地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

  • 耿子庸言

    二卷。明耿定向(生卒年不详)撰。耿定向字在伦,号天台,黄安(今湖红安)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州判、太仆寺少卿左佥都御史、刑部侍郎、南京右都御史等职,以户部尚书总督仓场事告归

  • 广宏明集

    见《广弘明集》。

  • 周易荀氏九家

    三卷。清张惠言撰。张氏谓:“九家或云即淮南九师,或云荀爽集古易家凡是,皆非是。”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著录有《荀爽九家集注》十卷,因荀爽为主,故称荀九家,张氏以为荀氏九家即六朝人说荀易者,凡九家。学者

  • 石潭存稿

    三卷。明刘髦(约1424前后在世)撰。刘髦,字孟恂,永新(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永乐六年(1408)举人,不愿出仕,教援乡闾。著有《石潭存稿》、《覆瓿集》、《易传撮要》。是集由其子刘定之汇集成编,分

  • 东冈集

    十卷。明柯暹(1390-?)撰。柯暹,字启辉(一作景辉),更字用晦,浙江建德人。明永乐三年(1405)中举人,年仅十六岁,次年参与修纂《永乐大典》,并选入翰林。因进《玄兔诗》,授户科给事中。洪熙间累官

  • 阅史郄视

    四卷,续一卷,清李塨撰。李塨字刚主,蠡县人,康熙年间举人,官通州学正,从博野颜元游。李塨为学主张忍嗜欲,苦筋力,习六艺,讲世务。书中讲道:“王五公教我小事克勤,谓小事皆有次第节奏,然后大事可为。”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