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续春秋左氏传博议

续春秋左氏传博议

二卷。清王夫之(详见《周易埤疏》)撰。宋代学者吕祖谦授徒东阳,取《左传》中有关治乱得失的史事,疏说于下,成《左氏博议》(又名《东莱博议》)二十卷。王夫之此书与吕祖谦之书体例略同,以议论为主,多与《春秋》经传无关。此书收入《船山遗书》中。

猜你喜欢

  • 典制纪略

    清孙承泽(生卒年不详)撰。孙承泽著有《尚书集解》。孙承泽颇熟于典故,本书广征博引。但较为杂乱。如虽分官制、河道、漕运、盐茶、钱钞、礼乐诸门,而河道前后复见。礼教之后,又杂入学田、刻书数条。田赋之后复载

  • 曹州志

    二十卷。清佟企圣修,苏毓眉等纂。佟企圣字敏若,奉天宁远州人,荫生出身,康熙九年(1670)任曹州知州。苏毓眉,邑人,举人出身。考曹州志,创修于明前守伍礼,再修于正德十年(1515)州守吴瓒,三修于万历

  • 二希堂文集

    十二卷。清蔡世远(1681-1732)撰。蔡世远字闻之,号梁村。漳浦(今福建)人。康熙、雍正时学者、古文家。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官至礼部侍郎。谥文勤。著有《二希堂文集》。此集共十二卷,卷一至

  • 大学古今本通考

    十二卷。明刘斯源编。斯源字宪仲,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生卒年不详。此书成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先列朱熹《大学》改本,然后列《礼记》古本,再列魏石经本,再列二程改本,并以宋、元、明诸儒说《大学》

  • 风俗通韵

    一卷。清倪玉华撰,李步衢校读。这是一部表现清代山东滨县一带方音的著作。初名《随乡读韵》,以济南程伯侃氏有《随乡读韵辨》,始改称《风俗通韵》。是书以乡音为主以合韵音,凡音之不出本韵者则从俗,音之出乎本韵

  • 韩魏公家传

    二卷。作者不详。记宋大臣韩琦事迹。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以为是其家所传;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则认为是韩琦子忠颜所撰。又《直斋书录解题》和《宋史·艺文志》均作十卷,传世明、清刊本及《韩魏公集》中所录亦为

  • 游荐山集

    四卷。宋游酢(1045-1115)撰。游酢,字定夫,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萧山尉。近臣荐其贤,召为太学录,两为太学博士。历知汉阳军、和、舒、濠三州。曾师程颐、程颢,与杨

  • 李遐叔文集

    四卷。唐李华(约715-约774)撰。李华,字遐叔,赵郡赞皇(今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辞科。天宝十一年(752)任监察御史,后贬杭州司户参军。又被擢为检校

  • 分类诚斋文脍后集

    十二卷。宋杨万里(1127-1206)撰。杨万里生平详见《诚斋易传》辞目。是集为杨万里文集。分为三十二类。将《诚斋易传》、《千虑策》中之语摘录为标题,各加批点,刊行于世。据集中注可见此集并非完书。虽刊

  • 圭美堂集

    二十六卷。清徐用锡(1657-?)撰。徐用锡,江苏宿迁人,字坛长,号昼堂(一作画堂)。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不久告老归里。其学以李光地为宗。本集有诗十卷,文十六卷。是其族子徐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