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翻切简可篇

翻切简可篇

二卷。作者有争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清张燮承撰。燮承字师筠,含山人”。案是书咸丰元年(1851年)陈奂序云:“师筠张先生著《简可篇》二卷,仅数十纸,音韵奥旨已较若列眉,且并为十九字母,作横直三十三图,比之《音鉴》,简而易读。”然张燮承道光十九年(1839年)之记云:“乙未秋获见《李氏音鉴》,少少领悟,然其图难于记诵,未能卒业。是文竹均葛君(案葛筠字竹均,江苏句曲人)出示此篇,潜心讽诵,崇朝乃毕,口授童子,三五日亦背诵了了……至撰于何人,竹均亦未详。”故李新魁《汉语等韵学》谓此书“撰人不详,清人葛筠为之刊表”。此书分韵母为三十三类,统为开合正副韵:开口呼正韵为高该钩歌冈干根庚迦、合口呼正韵为光官工昆傀乖锅孤瓜、开口呼副韵为江经交鸠加坚金皆饥结、合口呼副韵为弓涓君居诀。作者将四呼的韵母分为四“条”,各图以“条”为纲分列韵字,称为“第某条某韵便读横直图”,图中横列调类,分为阴平、阳平、上、去、入五声,纵列二十一类声母。其中影母重出三次,实际声母只有十九类:见溪影晓端透泥帮滂明非精心知穿审来日。全书分三十三图,每韵一图。入声字以配阴声韵为主,借配阳声韵。此书所表现的语音系统,用的是中原音,“读横直图口诀”注解说:“填图字样皆系按中州韵填入,学者不可因今古音讹、南北音异妄自更改。”是书编次,上卷为翻切入门简易篇三篇,第一篇为“读韵首图”、“读横直图”、及读入声各口诀;第二篇为“韵首图”、“各韵横直图”。第三篇为“翻切样子”,即示人以切字方法,附“打码样子”、“扑席样子”(即空谷传声)。下卷为“音鉴节要”,乃取李汝珍《音鉴》,节录其要;另为“咫商琐言”,乃泛论音韵者也;并附录神珙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有咸丰元年(1851年)长洲陈奂序、鸠兹周基跋及道光十九年(1839年)、咸丰四年(1851年)燮承自识。同治十一年(1872年)刊于姑胥。

猜你喜欢

  • 清河书画舫

    十二卷。明张丑(1577-1643)撰。张丑原名谦德,字叔益,后改名丑。字青甫、号米庵。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张丑善鉴藏,知书画。除此书外还著有《真迹日录》、《法书名画见闻表》、《南阳法书表》、《清

  • 东山存稿

    七卷。《附录》一卷。元赵汸(1319-1369)撰。汸,字子常。休宁(今属安徽)人。长于经学,所著有《周易文诠》。晚年筑东山精舍,时人称东山先生。明洪武二年(1369)曾预修《元史》。汸门人汪荫裒辑其

  • 射书

    四卷。明顾煜撰。顾煜字铭柏,自称西神矍圃,按无锡有西神山,则顾煜定是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此书掇拾群书论射之言,汇而成书。卷首载明代《武科制诏疏议》数条,然后是射法,其次是射式,再

  • 林外野言

    二卷。《补遗》一卷。元郭翼(1305-1364)撰。翼字羲仲。昆山(今属江苏)人。自号东郭生。又称野翁,而名其集为《林外野言》。翼另著有《雪履斋笔记》。翼学识渊博,终生不得志,故偃蹇学官,刻意于诗文。

  • 周易象辞

    不分卷。附《寻门余论》、《图书辨惑》一卷。清黄宗炎(1616-1686)撰。黄宗炎,浙江余姚人,字晦木。宗炎说《易》力辟陈抟之学。故其解释爻象,皆以易理为主。如释坤彖曰:“乾既大矣,坤能配乎乾而与之齐

  • 月岩集

    五卷。清周礼(约1663前后在世)撰。周礼,字情畊,号月岩,江西宜黄人,生卒年不详。著有《月岩集》。是集凡五卷,文四卷,诗一卷。其文师法欧阳修,苏东坡,顿挫曲折,酣畅洒脱,颇有欧苏之风致;其诗则平衍,

  • 果蠃转语记

    一卷。清程瑶田撰。程瑶田(1725-1814)初名易,字瑶田,以字行;后更名易田,又字易畴,号让堂。安徽歙县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举人,选授太仓州学正。从师方粹然,又与戴震、金榜同学于江永。为

  • 四鉴录

    十六卷,清尹会一撰。尹会一字元孚,号健余,博野(今河北省博野县)人。雍正年间进士。曾任襄阳府知府之职,有惠政;官至吏部侍郎,为学务在力行,于古今人学术纯驳,审择之而未尝攻斥。著有《君鉴》、《臣鉴》、《

  • 遍地金

    四卷。即《五色石》的前四卷。内容见《五色石》。本衙藏板本,藏大连图书馆。

  • 皇明英烈传

    见《皇明开运英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