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肥城县志

肥城县志

①二卷。清尹任修,尹足法纂。尹任,枣强县人,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康熙八年(1669)任肥城县知县。尹足法,邑人,举人出身,曾任湖广永州府永明县知县。尹任掌肥城县后,至十一年(1672),奉檄修志,因旧志散轶,无成例可则,适邑人李运昌有手辑邑志藏本,尹任仍取其书而而加删削,历数月而新志成。《肥城县志》康熙十一年刻本。此志对李运昌志稿几乎未加增订,全部承袭,门类极繁,内容简陋,中间多有脱略不备。②十卷,首一卷。清凌绂曾修,邵承照纂。凌绂曾字公赤,浙江归安人,附贡出身,光绪十六年(1890)任肥城县知县。邵承照字香听,北京市大兴县人,任翔鸾书院山长。肥城县志创修于明隆庆六年知县顾廷,再修于康熙十一年(1672)知县尹任,三修于嘉庆二十年(1815)知县曾冠英,四修于此。其上距旧志又六十余年未续修了,这期间,虽山川道里典章文物均一如其旧,而人才辈出,事故纷呈。凌绂曾莅任后,适上官有重修《山东通志》之命,而邵承照侨寓邑中,于肥城县掌故,拾遗补缺,著有成书。乃与邵承照商榷体例,重辑邑乘,延邑中士大夫,分任采访之役,邵承照总其事,历时六月而书成。《肥城县志》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全书十卷首一卷,列目为:方域志、古迹志、建置志、礼仪志、学校志、田赋志、职官志、登进志、人物志、杂志。卷首有序,凡例等。此志体例纯仿照陆清献《灵寿县志》,而稍加变通。其可称之处是取材严谨,对旧志中所载,虽与体例不合者,亦不轻易删减,以存其真。为地方志中的杰构。

猜你喜欢

  • 疏影

    梅影冰条冻叶,又横斜照水,一花初发。素壁秋屏,招得芳魂,仿佛玉容明灭,疏疏满地珊瑚冷,全误却、扑花幽蝶。甚美人、忽到窗前,镜里好春难折。 闲想孤山旧事,浸清漪、倒映千树残雪。暗里东风,可惯无情,搅醉一

  • 残本唐语林

    二卷。未题撰人,从《永乐大典》所载中考证,此其为王谠之《唐语林》残本。《唐语林》一书,自明以来,原书以佚。仅清武英殿书库所藏有明嘉靖初桐城齐之鸾所刻残本二卷,前有自序,称所得非善本。而此书晁公武《郡斋

  • 倦圃莳植记

    三卷。清曹溶(详见《崇祯五十宰相传》)撰。《倦圃莳植记》的主要内容为记载作者从山西阳和道为官归里后,在居室“倦圃”园中种植花卉、竹树情况的书。书前有康熙甲子(1684)年间自序一篇。正文分为花卉二卷,

  • 研几录

    不分卷。明胡侃(生卒年不详)撰。胡侃字尚谦,号中离,揭阳(今属广东)人。正德十二年(1517)中进士,疏乞归养。四年后授职行人,寻升为司正。后因被诬获罪,削官为民。归田后,从游者百余人。会罗洪先于青原

  • 海岱会集

    十二卷。明石存礼(生卒年不详)等撰。石存礼字敬夫,号来山。山东益都人。明弘治五年进士,官至知府。是书为明石存礼、兰田、冯裕、刘澄甫、陈经、黄卿、刘渊甫、杨应奎八人唱和之诗,八人结诗社于北郭禅林后编辑所

  • 道德经古本

    二卷。唐傅奕(555-639)校定。傅奕,隋唐之际相州邺(今河南临章)人,通晓天文历数,入唐后为太史令,好老氏之学,反对佛教。据《旧唐书·傅奕传》记载,傅奕曾多次上疏言佛教之害,并集魏晋以来驳佛教者为

  • 诚求堂汇编

    六卷。清徐开锡(生卒年不详)撰。徐开锡,字定山,常山(今浙江常山)人。康熙中贡生。官至彰德府同知。著有《诚求堂汇编》。是集凡六卷,卷一为赠言,是其出都时赠行之作;卷二为杞言,是其官杞县时邑人相赠之作;

  • 大学衍义通略

    三十一卷。明王诤(生卒年不详)编。诤字子孝,号竹岩,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是书取杨廉《大学衍义节略》、邱浚《大学衍义补》合为一编,凡《节略》

  • 威海卫志

    十卷,首一卷。清毕懋第修,郭大文续修,王兆鹏增订。毕懋第字衡南,康熙年间太学士。郭大文字尧赡,威海邑人,以拔贡任县丞。王兆鹏,邑人。郭文大见威海乃海防要塞,而县志久缺,矢志纂修新志,以存文献,其网罗旧

  • 周礼订本略注

    二卷。清廖平撰,其弟子黄熔笔述。此书卷前附有《周礼新义凡例》四十七条。卷一为《天官冢宰》,卷二为《地官司徒》,《春官》以下皆缺。此书不信《周礼》为周公所作,乃是七十子之传。以《周礼》为书传,如《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