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艺林山房四种

艺林山房四种

四十二卷。此书不著编者姓名。题为“艺林山房梓”。《别雅》下又题曰:“小蓬莱山馆重刊”。是书汇辑《广雅》、《别雅》、《比雅》及题作包括《字林》、《经策萃华》的《彬雅》四书。北魏张揖的《广雅》是继《尔雅》后出之训诂词典。张揖博采汉儒笺注以及其他字书、对“文同义异、音转失读、八方殊语、庶物易名”也均录入。凡《尔雅》未载的,他都列入,实为《尔雅》的续作。《广雅》一方面对《尔雅》未收词语名物作了增广,一方面又对已有的解释加以补充说明。可见《广雅》实在是《尔雅》之后出现的“雅”书中最值得珍视的一部词典。清吴玉搢的《别雅》成书于乾隆年间。吴玉搢字山夫,江苏山阳人。康熙廪贡生,官凤阳府训导。于六书假借颇有研究。所著除《别雅》外,还有《说文引经考》、《六书部叙考》、《金石存》等。吴玉搢鉴于古书中文字形音歧异而意义相同的词很多,易于传讹。因此集录这类材料,编成是书。初名《别字》,后改《别雅》。全书对每一个词都列出别字异体,一一注明出处,辨析同用、通用或转训、假借关系。洪亮吉的《比雅》皆仿《尔雅》体例,着重引证古书、排比辨释近义、对义和内容有关的词。《比雅》之名取比附之义,虽然书中辑录、罗列古书训诂,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但书中丰富的词语对读者研究汉语词汇是有帮助的。至于《字林》、《经策萃华》二书,实为经策帖括之书。凡例云:“史学旧有《策学纂》、《廿一史策案》等书。而礼器名物未详,考古者不无遗憾。兹于历代钟鼎彝器、冕服、印玺、农器、碑帖、尺制、鸟兽、草木名同义异者,不惜烦赘详明,庶补策学之未备。”此书常作科场应试用书,当然其价值不能与《广雅》相提并论,将此书与之并列,实在有些不伦不类。《艺林山房四种》目录:晋张揖《广雅》十卷、清吴玉搢《别雅》五卷、清洪亮吉《比雅》十九卷、墨庄氏《彬雅》八卷。有清道光间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愚虑录

    五卷。清陈伟(?-1889)撰。陈伟,字耐安,别名愚虑,诸暨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为俞樾之弟子。这本书是研究经义时所作的笔记,录自于甲申年(1884)至乙丑年(1889),共六年,每文之下注月日。首

  • 八分书辨

    一卷。清杨锡观撰。参见《六书辨通》。是书系考辨八分书体之作。关于八分,历代众说纷纭,言人人殊。杨氏辨之曰:“八分即汉隶,今楷之别名尔。”“汉之隶皆可谓分,其从篆体者,即八分是篆二分是隶也;其与正楷无异

  • 庄子集解

    八卷。清王先谦(详见《尚书孔传参正》)撰。清人注解《庄子》者,有的博采众说以详解,有的不尽依旧注而附己见。集众者难免繁冗,附己意者有违原旨。王先谦作《庄子集解》,熟悉旧注,参合诸说,互推短长,择其善解

  • 横山乡人类稿

    十三卷。清陈庆年(1863-1929)撰。陈庆年字善余。江苏丹徒(今镇江)人。清末举人。江阴南菁书院肆业。后选段江浦县教谕。光绪二十九年(1903)经端方保举,任内阁中书。旋入张之洞幕府,管摄两湖学务

  • 佩文斋书画谱

    一百卷。清孙岳颁、宋俊业、王原祁、吴暻、王铨等奉康熙皇帝玄烨之命而编。此书成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为中国书画的大型类书。共分论书十卷(一至十卷)、论画八卷(十一至十八卷)、历代帝王书二卷(十九卷

  • 俚言解

    二卷。明陈士元撰。陈士元(1516-1597)字心叔,号养吾,应城(今湖北应城县)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官至滦州知州。通经学、小学,著《易象钩解》、《五经异文》、《韵苑考遗》等多种。《俚

  • 天禄阁外史

    八卷。旧本题汉黄宪(生卒年不详)撰。此书前有晋谢安、唐田宏、陆贽题词,每篇又有宋韩洎赞,王鏊为之序。但这些词文语句鄙陋,内容、风格如出一辙,显系一人所为。又朱国桢《涌幢小品》记载,徐应雷《黄叔度二诬辨

  • 春秋大义

    无卷数。清张希良撰。希良字石虹,黄安(今湖北红安)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工诗文、明古学,曾督学浙江,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侍郎;还著有《宋史删》、《格物内外编》、《宝宸堂集》等。张希良认为“

  • 抱碧斋诗

    ① 四卷。《词》一卷。清储国钧(约康熙、乾隆年间在世)撰。储国钧字长源,江苏宜兴人。他博览强记,能文章。尤喜为诗,科场屡试不第,乃浪游山水。晚年复精词律。有《一壑风烟集》、《抱碧斋集》等。是书内容卷一

  • 诗话

    ① 一卷。宋陈日华(约1182前后在世)撰。是编所记多数是猥鄙诙谐之作,有失大雅。所记黄庭坚教人学诗应该先读经,认为不识经旨就不知是非,不知轻重,无法为诗。又记有宋祁语云,“诗人必自成一家,然后传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