蛣蜣集
八卷。明郑若庸(约1535前后在世)撰。郑若庸,字中伯,号虚舟。江苏昆山人。生卒年不详。年十六为诸生,以任侠不羁被斥,隐于支硎山,后为赵王厚煜所聘,为之著书。著有《蛣蜣集》、《北游漫稿》、《美隽》等。蛣蜣生为其自号,因以名集。凡文七卷,诗一卷。《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与谢榛齐名。然材力逊榛之富健。文又其余事。”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八卷。明郑若庸(约1535前后在世)撰。郑若庸,字中伯,号虚舟。江苏昆山人。生卒年不详。年十六为诸生,以任侠不羁被斥,隐于支硎山,后为赵王厚煜所聘,为之著书。著有《蛣蜣集》、《北游漫稿》、《美隽》等。蛣蜣生为其自号,因以名集。凡文七卷,诗一卷。《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诗与谢榛齐名。然材力逊榛之富健。文又其余事。”是集收入《四库全书·存目》。
十二卷。旧题宋俞文豹撰。俞文豹生平事迹详见《吹剑录》。此书分上集六卷,下集六卷,主要杂采故实编撰而成。分条摘录史实,无所辨论,每条之下各列书名。舛讹颇多,如,邹忌妻妾事,出自《战国策》,其书注曰,出自
无卷数,亦不著撰人名氏。前有自序,亦未署年月。《千顷堂书目》作此书为八卷,宋金华(今属浙江)时荣撰。本书叙儒家源流,序文称所录始于尧舜,以为洙泗之源;终于颜、曾、思、孟,为洙泗之流。然今本所录仅自唐虞
①四卷。清阮元录。按阮氏于乾隆五十九年,由山东学政调任浙江学政,此录是浙士们为接受阮氏考核而作的。阮氏有序,谓“风檐短晷,无书可校。证据少舛,辄恕而存之。所录除《论语·乡人饮酒》解系拟作。据《礼记·乡
八卷。明代朱存理撰。生平见《旌孝录》撰。据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记载:“存理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忘学问,人有异书,必从访求,以必得为志。所纂集凡数百卷。既老不厌。坐贫无以自资,其书旋亦散去。又据《江南通志》
十六卷。《诗集》十六卷。清纪昀(1724-1805)撰。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号石云。河北献县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改庶吉士,累迁侍读学士,坐事戍乌鲁木齐。寻释还京,复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
二十一卷。清黄宗杰撰。宗杰,闽中(今福建省)人。该书辑录各家对《春秋》的解说,删烦就简,以存所谓“正解”。有清乾隆壬子(1792)撷云书屋刊本。
九卷。明朱载(生平事迹均不详)编。宋元之间以倡仙佛同源而著名者,有石泰、薛氏、陈楠、葛长庚等。究其源,皆出于张伯端、萧廷之、赵友钦。其所言皆《悟真篇》之旨。朱载编此书,也提倡仙佛同源之说。此书又作《诸
十卷,附西湖遗艳一卷,《西冷漫闻》一卷,《吴山纪胜》二卷。清孙自成撰。孙自成字物皆,号介庵,江苏江都人。《西湖纪胜》康熙刻本,共十卷。十卷后附西湖遗艳一卷、西泠漫闻一卷、吴山纪胜二卷。《西湖纪胜》,首
四卷。宋王象之撰。王象之,金华(今属浙江省)人,曾知江宁县。所著《舆地纪胜》二百卷,是一部南宋地理总志,约1227年成书。《舆地碑记目》为其中的四卷,以天下碑刻地志之目,分郡编辑,各注其年月姓氏大略于
不分卷。清周郑表、汪锡康修,孔广文纂。周郑表,光绪末年任莘县知县。汪锡康光绪末年继任周郑表为知县。孔广文字翼轩,县训导。周郑表宰莘县,锐意修志,督催士绅依例采录,延儒学训导孔广文编纂,甫竣,周郑表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