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见素诗集

见素诗集

十四卷。明林俊(1452-1527)撰。林俊,字待用,号见素。福建莆田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授刑都主事,迁员外。以事下狱,谪姚州判官,迁南刑部员外,后擢云南按察副使、进按察使,改湖广,引疾归。起广东布政使,不赴。起佥都御史,提督巡江。改巡抚江西,进右副都御史,改四川,迁右都御史,致仕。嘉靖初,起工部尚书,改刑部,加太子太保,致仕卒。隆庆初追赠。事迹具详《明史》本传。俊有《见素文集》二十八卷、《奏疏》七卷、《续集》十二卷。《四库全书总目》谓王云凤续集序称俊有诗集十四卷,此本无之。别有《见素西征集》,亦不以诗为一集。是乾隆间倌臣但见文集,未见诗书之故。此为俊生前所自编,不以体类次。初刻于正德十四年(1519),无锡邵宝序之,乃俊之伯子建所刻。再刻于嘉靖。俊族侄有年为之跋,谓公卒后郑山斋岳辑公之诗贻有年授诸梓。此本邵序与有年之跋俱存,当系嘉靖重编本。俊夙好吟咏,大篇短章,传播宇内。宦游四十年,所至无不有诗。杨石淙谓诗宗唐杜,晚乃出入黄山谷、陈无己间。初视之,若有隐涩语,久而咀嚼,悠然有余味。斯言也可谓得俊诗之神髓。王世贞《艺苑卮言》则称“林待用如太湖中顽石,非不具微致,无乃痴重。”盖俊所作绝无台阁之音,与七子格调异趣,弇州门户之见甚深,故对之有微词,这恐怕有所偏执。有明嘉靖刻本。

猜你喜欢

  • 孝经章义

    一卷。清方宗诚(1818-1888)撰。方宗诚字存之,安徽桐城人。著述有《春秋集义》十二卷、《孝经章义》一卷、《柏堂文集》六编九十余卷等。宗诚学宗紫阳。是书不以《孝经刊误》为是,认为孝经全书文理接续,

  • 诗推度灾

    ① 一卷。明孙珏辑。谓或齐诗授受之遗。所辑共计十二条,没有注明出处。现据考证,首条“阳本为雄”等二十五字,引见《太平御览》,“雄雌俱行”等二十四字,引见《广雅·释天音义》,“惟上天下地”等八字,引见《

  • 寅阳十二论

    二卷。明叶秉敬(详见《字孪》条)撰。此书分太极、仁孝、性善、工夫、勉强、学问、资质、知行、理欲、好恶、零总、独立十二篇。喜为新奇之说,而理多不惬。

  • 瓣香书屋石刻

    二卷。清陈受培书。其子陈銮为之刻石。所书自乾隆五十八年(1793)至嘉庆十二年(1807)。刻成于道光十五年(1835)。其真书仅能工整,行草毫无笔力。其子陈銮为奉家尊之泽,所以摹勒上石,汇成二卷。内

  • 荆门直隶州志

    ①三十六卷,清王树勋修,廖士琳纂。王树勋,江苏江都人,监生,官荆门直隶州知州。廖士琳,湖北汉阳人,嘉庆三年(1798)副榜。荆门,故隶安陆府,乾隆五十六年(1791)改直隶州。州志自乾隆十九年(175

  • 音韵日月灯

    六十卷。明吕维祺撰。吕维祺(1587-1641)字介孺,号豫石,新安(今河南新安县)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崇祯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攻占洛阳,被杀。追赠太子太保,谥

  • 东所文集

    十三卷。明张诩(1455-1514)撰。张诩,字廷实,南海(今属广东)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累官至南京通政司左参议。著有《南海杂咏》、《白沙遗言》。是集凡十三卷。其中杂文十卷,诗三卷。张诩为

  • 圣学知统翼录

    二卷。清魏裔介(详见《孝经注义》)撰。魏裔介既撰《圣学知统录》,以为尚缺乏完整,复作此书以翼助之。所录共22人,上起伯夷、柳下惠、董仲舒,中及韩愈、胡瑗、邵雍、杨时,下迄蔡清、罗钦顺、顾宪成、高攀龙。

  • 平湖县志

    ①十卷。清高国楹修,清倪藻垣纂。高国楹,乾隆初年任平湖县知县。《平湖县志》乾隆十年(1745)刻本,全书十卷,分为:卷一舆地志,目为图说、建置、星野、疆域、山川、城池、津途、坛庙。卷二食货志,目为户口

  • 翟子元易义

    无卷数。辑佚书,翟子元撰,清黄奭辑,载于《汉学堂经解》中。翟子元魏晋间人,生卒事迹不详。荀爽《九家集解》有“翟子玄”,不详何人,作有《易》义。张惠言称:李鼎祚《周易集解》有“翟元”,概即子玄。马国翰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