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汎历枢

诗汎历枢

① 一卷。清孙珏辑。全书共计十一条。其中“建四始五际”条,“而八节通”是推度灾语(引见《困学纪闻》),将其置于“卯酉之际为革政”之上,显然是讹误。“卯酉之际为革政”,引见《诗正义》。另外,“大明在亥”条和“卯天保也”条,俱引见《诗正义》;“候及东次”条,引见《太平御览》;“房为天马”条,引见《史记·天官书索隐》;“箕为天口”条,引见《太平御览》;“乐者非谓金石之声”条,引见《初学记》;“乐者非谓金石之声”条,引见《初学记》;“惟杓为天狱”条,《初学记》和《太平御览》所引皆作“含神雾”。其余各条,未考证出所出之处。该书有《古微书》本行也。② 一卷。清赵在翰撰。全书共计二十三条,每条都注明出处。第一条“建四始五际而八节通”,《困学纪闻》引作“推度灾”,赵氏却认为此乃讹误,而将其置于“卯酉之际为革政”之上。事实上,这是赵氏沿袭了《古微书》的错误,只是条下根据《后汉书》,于《古微书》外,增加了宋均注一条;“阴阳之会”条,辑录自《说郛》,该条遗漏了“遇于北方者以中冬”八字,根据按语可知,此八字赵氏本并未遗漏,而是在刊刻时遗漏掉了;“王者受命必先祭天”条,亦辑录自《说郛》;“卯天保也”条,实际是孔颖达疏,而赵氏误以为是纬文。该书所引黄石斋论“四始五际”说,可谓奇创,可资参考。该书有七纬行本行世。③ 一卷。清马国翰辑。所辑共计二十一条。该本从《诗疏》上所引“午亥之际为革命,卯酉之际为改正,辰在天门,出入改听”一句,《后汉书·郎凯传》引“午亥”为“卯酉”,“卯酉”为“午亥”,而“辰”则作“神”。“辰”作“神”应该是正确的,宋均注可以为证。该书下面又引“卯天保也”六十四条,应当是《诗疏》语,而作者则误认为是《诗纬》文。另外,该书所引“开元占经”四条,并注一条,是其他辑本所没有的。该书有玉函山房刊本行世。④ 一卷。清乔松年辑。所辑共计二十一条。其中“王者受命”条、“灵台候天意也”条、“贱人牢一曰天狱”条、“房为天马”条、“箕为天口”条、“参为大臣”条、“大明在亥”条、“卯天保也”条、“候及东次”条、“彼茁者葭”条、“天霜树落叶”条、“促织鸣”条、“蒹葭秋水”条、“杨柳惊春”条均与赵本相同,而其余则都互异。其中又有与《说郛》相同的八条,“圣人事明义”条也辑录自《说郛》,而赵本则没有采用。另外,“卯天保”条,应该是出自孔颖达疏,而《天中记》则误以为是出自《诗纬》文,乔氏对此作了分辩。该书有纬捃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半江集

    十五卷。明赵宽(1457-1505)撰。赵宽,字栗夫,号半江,吴江(今江苏吴江县)人。明成化十七年(1481)进士第一,历刑部郎中、浙江提学副使,终广东按察史。著有《半江集》。此集在明正德间有王思诚刻

  •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三十卷。宋代释宗杲(生卒年不详)撰。宗杲,俗姓奚,字大慧,因居妙喜庵,亦称妙喜。宣州(今地不详)人。生具灵性,具有慧根。十二岁即投慧云、齐公处受经论五年。后游洞宗之门,习南禅宗义,用心良苦,学问大进。

  • 竹庄诗话

    二十四卷 宋何溪汶撰。何溪汶字号、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是书凡二十四卷。成书于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是诗歌评论和诗歌作品合集。卷一为“讲论”与“品题”二目;卷二至卷十为按时代选录的汉至宋的诗歌四

  • 礼记约选

    六卷。清张官德(生卒年不详)撰。官德,湖北武昌县(今武汉市)人。于七十六岁时,辑定《礼记约选》六卷。书首有官德自序。序云:“孔子订礼乐,不幸而火于秦,《礼记》一书,未经手定,其中不无可疑。历代先儒,各

  • 易释

    ①清黄式三所著易学著作。四卷。黄式三字薇香。定海人。此书第一卷为象爻合释。对古易注中随文曲衍、彖爻矛盾、爻爻矛盾的现象给予匡正。第二卷为同辞合释。解决了同一词语在易注中却前后矛盾。不合易例的现象。第三

  • 四书改错

    二十二卷。清毛奇龄(详见《四书正事括略》)撰。题云《改错》,系改朱子之错。朱子作《四书章句集注》,自谓铢两悉称,经数百年无微词。但朱注详义理而略名物,义理也不能说无谬误。毛奇龄治经专主攻朱。是书更深文

  • 锦衣归

    清朱素臣撰。朱素臣生平见《十五贯》条。清初戏曲作家。著有传奇约二十种,今存《十五贯》、《秦楼月》、《聚宝盆》、《翡翠园》、《未央天》、《文星现》、《锦衣归》、《万年觞》八种。其中《十五贯》、《翡翠园》

  • 论语义府

    二十卷。明王肎堂撰。王堂事详《尚书要旨》条。此书不例经文,只标章目,历引宋、元、明诸家讲义解说《论语》,于唐以前旧说也偶有采录。此书虽旨在尊朱熹之说,却颇近禅理。

  • 新刊补注铜人俞穴针灸图经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 仪礼石经校勘记

    四卷(石经汇函本)。清阮元(1764-1849)撰。元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进士,官湖广、两广、云贵总督,体仁阁大学士。提倡朴学,主编《经籍纂诂》,校刻《十三经注疏》,汇刻《皇清经解》,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