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书杂记余编

读书杂记余编

即《读书杂志余编》,二卷。清王念孙(1744-1832)撰。王念孙生平事迹详见《广雅疏证》。王念孙遍读经史百家之书,精通音韵训诂,撰有《读书杂志》一书,自嘉庆十七年(1812)以后,陆续刻板发行。死后,其子检阅遗稿,犹有手订二百六十余条,因刻为《余编》上下二卷。上卷收校订之书五种,即《后汉书》二十一条、《老子》四条、《庄子》三十五条、《吕氏春秋》三十八条、《韩子》十四条、《法言》八条,共一百二十条。下卷校订之书二种,即《楚辞》二十六条、《文选》一百一十五条,共一百一十四条。体例、内容与《读书杂志》相同,分别校正文字,阐明古义。凡有古义晦误、写校妄改者,皆旁征博引,一一改正,并多有创见。如谓《后汉书》保界河山之“界”读为“介”:《老子》“夫佳兵者不详之器”,“佳”当作“佳”;《吕氏春秋》其谁可而为之,“而”犹“以”也;《法言》“天俄而可度,则其覆物也浅矣,地俄而可测,则其载物也薄矣”,其中“俄而”为“假如”之意;又谓《离骚》“夏康娱以自纵”句中的“夏”读为“下”,“康娱”连续;《文选·高唐赋》“若浮海而望碣石”句中的“石”字为后人所加,等等,皆有自己的见解。此书多与《读书杂志》合刊,附于其后。有金陵书局本。

猜你喜欢

  • 南园漫录

    十卷。明张志淳(生卒年不详)撰。张志淳自号南园野人,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人,祖籍云南。明成化进士,官至户部侍郎。撰有《永昌二芳记》等书。《南园漫录》共十卷,书首有作者正德十年自序,自序中称:此书乃仿

  • 正毛

    一卷。清俞樾撰。此书是订正宋代毛居正《六经正误》之作。宋代义理之学兴,人人争尚谈玄,却忽略了经书的文字训诂问题。毛居正作《六经正误》,根据当时的版本,校正疏误。这对于六经的研读不无功劳。但其中也有欠安

  • 李温陵集

    二十卷。明李贽(1527-1602)撰。李贽,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明思想家、文学家。做过云南姚安知府。哲学观点没有摆脱王守仁和禅学的影响。但公开以“异端”自居,提出

  • 学庸窃补

    九卷。清陈孚撰。陈孚字石美,江苏武进(今江苏武进)人。是书首有简亲王、孙嘉淦、潘思榘、程景伊、刘于义诸序、陈孚自序及附记十三条。篇首又有提要,大率以朱子为宗,对《四书大全》中所载诸家之说,采其析理精当

  • 孤忠录

    二卷。清末袁祖志(生卒年不详)辑。祖志,江苏上元人,袁枚曾孙,官上海知县,殉刘丽川之难。该书记吴可读尸谏始末。穆宗崩,无子,论序本有当立者,然两宫太后舍之而别立德宗,可读以为未合祖制,故以死谏。现有光

  • 龙壁山房集

    二十二卷。清王拯(1815-1876)撰,王拯,字定甫,马平(今广西柳州市)人。原名锡振,服膺包拯,号少鹤,幼孤,家贫,授诗母口,长而失教。靠姨母作女红养育,道光二十一年(1841)中进士。授户部主事

  • 静用堂偶编

    十卷。清代涂天相撰。涂天相字燮庵,号存斋,一号迂叟,康熙进士,孝感(今属湖北中部)人,官至工部尚书,著有《谨庸斋札记》、《守待录》、《存斋闲话》。此书便是从以上作者所著的书中摘录主要内容,分上、下两编

  • 绣余续草

    五卷。清归懋仪撰。归懋仪,生卒年不详,字佩珊,江苏常熟人,巡道归朝煦之女,上海李学璜之妻,清代文学家。自幼喜吟咏,工诗词,诗画书法并称三绝。诗名遍及江浙间。诗人宋咸熙称赞曰:“近时闺阁中无此才也。”王

  • 衡门晤语

    六卷。明潘京南撰。京南自号寿栎生。新都(今属四川)人。生卒事迹不详。该书是一部记述古今隐逸之事的专书。分为前、后、续、别四集。前集收广成子之下七十五人,自上古至魏。后集自晋至元,收孙登以下七十五人。续

  • 步里客谈

    二卷。宋陈长方(1108-1148)撰。陈长方字齐之,号唯室,侯官(今福建福州)人,绍兴八年(1138)登进士第,官江阴县学教授,学者称唯室先生。除此书外,还留有《唯室集》四卷。“步里”地名,陈长方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