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镜
十卷。明陈继儒(1558-1639)撰。陈继儒,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字仲醇,号眉公、麋公。与董其昌齐名。后隐居昆山之阳,筑室东余山。屡辞征诏。杜门著述。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书法苏轼、米芾,兼能绘事。远近皆相争购。卒年八十二。著有《宝颜堂秘笈》、《国朝名公诗选》。是书乃所作史论。以一人为主列举数事,或以一事为主列举数人,作者将之折衷后以己意记述,但所言不甚精切,不过所持之论点尚且公正。观作者之其它著书皆善于此。书中所言,于明季台省之弊,可谓切合时要。此书有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十卷。明陈继儒(1558-1639)撰。陈继儒,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字仲醇,号眉公、麋公。与董其昌齐名。后隐居昆山之阳,筑室东余山。屡辞征诏。杜门著述。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书法苏轼、米芾,兼能绘事。远近皆相争购。卒年八十二。著有《宝颜堂秘笈》、《国朝名公诗选》。是书乃所作史论。以一人为主列举数事,或以一事为主列举数人,作者将之折衷后以己意记述,但所言不甚精切,不过所持之论点尚且公正。观作者之其它著书皆善于此。书中所言,于明季台省之弊,可谓切合时要。此书有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三卷。清姚其庆撰。姚其庆,生卒年不详,字吉仙,江苏南汇(今上海南汇)人,姚炜楷之三女,岁贡丁宜福之继妻;在世六十一年。此书刊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书前有闵萃祥所作序言及其夫丁宜福所作序言。全诗共
四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十二门论》是印度僧人龙树所著,为中论提纲。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十二门论疏》作于大业四年(608),卷初先解释僧睿《十二门论序》,接着便以
四十六卷。清赵士麟(1629-1699)撰。赵士麟,字麟伯,号玉峰,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康熙三年(1664)进士,由平远推官补容城知县,累擢浙江巡抚,有政声,官至吏部侍郎,生平致力于宋朝理学濂洛关闽
四卷。清蔡宗玉(生卒年不详)辑,林昌彝补方。蔡宗玉字茗庄,泉州(今属福建)人。约生活于乾隆年间。名医陈念祖曾师事之。此书就伤寒六经见证,以分经辨证归类方法,列述伤寒证的各种证候。每一证候,先列原文,对
十六卷。编者不详。此本仅存元、明人杂剧十六种,已非完帙。元杂剧为:马致远一种,曰《青衫泪》;关汉卿二种,曰《金线池》、《绯衣梦》;白仁甫一种,曰《梧桐雨》;尚仲贤一种,曰《柳毅传书》;石君宝一种,曰《
二卷。清张祥河刻。张祥河字诗舲,张得天之孙。此是张祥河为陕西巡抚时,以家藏米芾、祝允明、莫云卿、董其昌四家之书,摹刻于终南山馆。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成。此刻所收的祝枝山《草书诗三百首》、莫云卿
十二卷。清团维墉撰。维墉字雉高,号椒灯,又号蕉墩,仪征(今江苏仪征)人。该书是作者研究《春秋》之作,辑录前人之说,进行折衷,不专主一家之言。该书有清嘉庆壬申(1812)刊本。
一卷。附录一卷。明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学者。正德六年(1511)试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嘉靖时充经筵讲官。父廷和为首辅,以议礼忤世宗,乞休去。
十卷。宋严有翼撰。严有翼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曾为泉、荆二郡教官。是书见载于《宋史·艺文志》二十卷。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著录其书,并言“大抵辨正讹谬,故曰“雌黄”,“凡四百条”。
不分卷。清黄锡寿撰。黄锡寿,字翰仙,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峨眉山在四川峨眉县。出县城南门,计程一百二十里至正顶。峨眉山高于五岳,绝顶草木不生。光绪十一年,四川总督丁宝桢始疏请春秋致祭。迄游智开任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