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退庐诗集

退庐诗集

四卷。清胡思敬(1869-1922)撰。胡思敬字漱唐,江西新昌人。光绪二十年(1894)进士。二十一年(1895)补殿试,入词林,散馆改吏部主事。宣统元年(1909),补辽沈道监察御史,转掌广东道。时亲贵争出用事,势倾中外。胡思敬上疏言国家之事,“大者为枢务,其次为兵权财政。一切悉委诸宗潢贵近之手,视天下为一家私物,既不信汉,亦不信满,国家渐成孤立之势。党徒乘机散布谣言,煽惑人心宗社民生,可危甚矣。”语至切直,后连续三年,共上疏四五十次,权要贪吏奸党,无不指名弹劾,直声震天下。诗共四卷,文七卷。集中卷二戊申(1908)感事四首,有句云“帘声未撤心谁谅,烛影传疑事可删。折翼幸回鹦鹉梦,吞声再拜杜鹃魂。”谓孝钦后与德宗同日宾天。又陈三立六十生辰诗:“晚岁渐知谋食苦,初心岂愿以文传。前朝物望推元礼,故国朋交失郑虔。”亲切有味。有民国十三年(1924)南昌刊本。

猜你喜欢

  • 敦煌写本古文孝经残卷

    一卷。旧称孔安国注。孔安国详见《古文孝经孔氏传》条。此写本首尾均佚,见存之文,自《三才》章第七“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句起,至《圣治》章第九“以养父母日严”句止,“民”字均缺笔作“”,“治”字不讳

  • 孝经约注

    一卷。清汪师韩(1707-?)撰。汪师韩号韩门,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官翰林院编修。汪师韩认为经之分章自汉儒始,后人求其分,不求其合,遂使一书前后不相连贯,故于今文古文分章之异及皇侃开宗明义等之名俱不

  • 五华纂订四书大全

    十四卷。清孙见龙撰。见龙字叶飞,号潜村,乌程(今浙江吴兴县境内)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该书乃作者执掌云南五华书院时所辑,故而以“五华”为名。孙氏匡正《四书大全》之错讹,纠正其偏

  • 读史兵略续编

    十卷。清胡林翼撰。此书体例同《读史兵略》。因前编终于五代,故又作《续编》,述宋、元、明三朝兵事,取材于毕沅《续资治通鉴》和《明史》。此书有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上海图书集成印刷局铅印本,据莫友芝抄

  • 重修兴化县志

    十卷。清梁园棣修,郑之侨、赵彦俞纂。梁园棣,字友华,山西灵石县人。举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二十八年、三十年三任兴化知县,咸丰二年调任江都县。郑之侨,江苏吴县人。举人,道光二十五年任兴化县教谕。

  • 雪园诗集

    六卷。清梁珪(约1671年前后在世)撰。梁珪,字至铉,号雪园,福建长乐人,生卒年均不详。曾客游江南、两湖、江西等地。工于诗。此集前有其友袁奂的序言,称其诗作于康熙三年(1664)。六卷依次为《灵峰草》

  • 清湖文集

    十四卷。明汪应轸撰。应轸,字子宿,浙江山阴人。生卒年均不详。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选庶吉士。因谏南巡被杖,出知泗州。州土瘠民懒,不知农桑,轸悉以教之,民得丰衣食。召为户科给事中,岁余上三十余疏,

  • 列朝诗集小传

    十卷。明末清初钱谦益(1582-1664)撰。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又号蒙叟,晚号东涧遗老,江苏常熟人。明万历进士。崇祯初官礼部侍郎,与温体仁争权失败,革职。弘光时谄事马士英,为礼部尚书。清兵南下,率先

  • 重修长芦盐法志

    二十卷附援证十卷。清珠隆阿撰。珠隆阿,满洲正黄旗人,官安徽按察使。嘉庆九年(1804)为长芦盐政。是书即为这以后纂修。其卷一、卷二为谕旨,卷三、卷四为天章,卷五为盛典,卷六为优恤,卷七为律令,卷八为□

  • 贵阳府志

    八十八卷,首二卷,余编二十卷,清周作楫修,萧琯、邹汉勋纂。周作楫,号山湖,江西泰和人,嘉庆进士,官至思南知府、贵阳知府。萧琯,字玉初,安化人,嘉庆举人,官至江西新城知县。邹汉勋(1805-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