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通源算法

通源算法

无卷数。明严恭(生卒年不详)撰。现已无刻本流传,其残本见于《诸家算法》及《永乐大典》中,共得六十四问及一条提纲,见诸于李俨《十三、十四世纪中国民间数学》中。书前有洪武壬子(1372)赵禹之序,对作者严恭及成书经过作了简要介绍:“姑苏(今苏州)严君名恭,幼读之(指《算经十书》)以明其理,长试吏术,其绪余乃及于数学,而益致其精。一日袖书一卷示予,名曰通原算法。自言以兵乱失故传,此特其默集者尔。”在序中赵禹对严恭所作大加赞赏:“无严君颖悟之资,何由一本万殊之理达之于通原之法,其视天下事物,若金谷之出纳,田土之度量,户口之增减,大而山堆土积,小而毫分缕析,如庖丁解牛,迎节中窍,恢恢乎有余刃,而无全牛矣。”《通原算法》书前有一提纲:“称有二:官称一斤准足称一十二两八钱。足称一斤准官称一斤四两”说明官称小于足称,仅为足称的,在使用时须加换算。残本六十四问大多为商业应用题,计算较浅显,还包括几道等差数列应用题,个别题需要开平方。这六十四问可分作四种类型:(1)一般商业换算题,例如:“今有丝一千三百八十七斤,每荒丝一十两得净线九两,问净线若干?答曰:一千二百四十八斤四两八钱。术曰:置丝数通准两加六,然后九因之再准斤减六,即得。”又如:“今有足称四百五十四斤六两四钱,问准官称若干?答曰:五百六十八斤。术曰:置足称通准两〔即从斤上加六〕,然后八除,或身外加二五亦可得。官称两减六准斤,即得”。(2)等差数列题,例如:“今有户出银二两,今以家贫富不等,令户品搭高下出之最下户出银四银以次户差,各多二银,问几户可以通滚?答曰:一十七户。术曰:列出银二两减最下户出银四钱余一两六银,倍之得三两二钱,又加户差二钱,共三两四钱为实,以户差二钱为法,除之,即得。”(3)古算题,如“今有散钱不知其数,作七十七陌穿之,欠五十文揍穿;若作七十八陌穿之,不多不少,问钱数若干?〔此系管数,却非不足适足。〕答曰:二千一百六文。术曰:列七十八自乘得六千八十四,又以七十七减欠五十余二十七,乘头位得一十六万四千二百六十八为实,别以七十八,七十七相乘得六千六,减除头位,实不满法,却合前问。〔若以七十八数有零,当五千九百二十九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二十五头,下有六十四足,问鸡兔各若干?答曰:鸡一十八个,兔七个。术曰:上置头,下置足,半其足,以足减头,以头减足。”(4)开方类题,例如:“今有积一千二百步,欲为圆,问径若干?答曰:四十步”。这儿使用的π=3;“今有积六万三千四百一尺五百一十二分尺之四百四十七,问为立方几何?答曰:三十九尺八分尺之七。”这类题解决过程中需用筹算的开方、开立方的方法,在书中作者给出了详细的布筹列算过程。对于较简单的运算,在题之后只有答无有术或法。与元明时期其它几本算法书类似,严恭《通源算法》是当时商业数学的代表,也是普及数学教育的读本,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其原版本已佚,残本可见李俨《十三、十四世纪中国民间数学》。

猜你喜欢

  • 三畏斋集

    四卷。明朱吉(1342-1422)撰。朱吉,字季宁,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明洪武中,以荐得授户科给事中,曾上书洪武帝请宽胡蓝党禁,后以书法超众而授中书舍人,不久又改授侍书,出为湖广佥事,在当时颇有名气

  • 永丰县志

    二十四卷,清夏显煜原本,付而保续修纂。付而保,字箕庵,河南嵩阳人,拔贡出身,官永丰知县。《永丰县志》康熙四十一年(1702)刻印。此志实遵康熙十年(1671)知县夏显煜所修邑志原本,略加增补,续辑而成

  • 海外奕心

    一卷。清代乔钵、闻性道合撰。乔钵(生卒年不详)字文衣,直隶内丘(今属河北)人;闻性道(生卒年不详)字天逎,浙江宁波(今浙江宁波市)人。此书属于札记笔记体裁,共摘录札记七十余条,有的是概略地论述“名”、

  • 古本大学分科详释

    九卷。廖袭华撰。袭华字葆珉,贵州印江(今贵州印江)人。书分九卷。一卷解释字义,二卷解释章法,三卷解释读法,四卷解释炼句,五卷解释炼字,六卷解释炼笔,七卷解释炼意,八卷解释炼局,此关于作文者。九卷解释诚

  • 德阳县新志

    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裴显忠纂修。裴显忠,曾任德阳县知县。此篇继吴志而作,相距只二十五年。盖裴氏任县令六年,以身之所经历,耳目之所见闻,取前志删繁订误,以续以补,不相沿袭,故别于旧志曰新。其门类则斟酌

  • 尔雅新义

    二十卷。宋陆佃撰。陆佃(1042-1102)字农师,号陶山,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人。北宋训诂学家。受学于王安石。熙宁三年(1070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给事中。曾与王子韶(圣美)校定《说文》。精礼

  • 孝经本义

    ① 一卷。清姜兆锡(生卒年不详)撰。姜兆锡,详见《周易本义述蕴》条。该书随文诠释,别无考订,不过是塾师课蒙的教本。该书有清雍正乾隆年间(1723-1795)寅清缕刊《九经补注》本。② 二卷。明吕维祺撰

  • 富国策

    三卷。英国法思德(生卒年不详)撰,汪凤藻译。法思德,英国著名学者,自幼失明,仍矢志勤学,终成栋材。先任英国国学教习,后提升为英国会大臣,凡英国政务涉及法思德所学范围内,无不与他商议后再作决策,故法思德

  • 守默斋诗集

    一卷。清何应祺撰。生卒籍贯均未详。何应祺颇能作古文诗,笔不免平直。如《桂林杂感》:“摧我栋梁天喜乱,受他锋镝士何辜。”《诸将》:“事权果归一,或可待时清。”《咏史》:“国无强与弱,得人炽而昌。人无智与

  • 六书指南

    二卷。明李登(生卒年不详)撰。李登字士龙,号如真生,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官新野县丞。是书成于万历壬辰(1592年),用千字文体,以四字为句,辨俗传讹体之字,供教诲童蒙之用。然而俗字很多,搜罗不备,又